第四十七章 筹备商行(一)-《我有个时空门》
第(2/3)页
用一个什么样的名义长期买入木料,又不会被人怀疑呢?杨光无意识的用手指在桌子上敲击,脑海中想起了自己在现代时空查阅过的各种明朝的资料。
学习那些乡绅买土地建庄园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果这片土地靠近运河或者大海就更妙了,江浙一带不知道有多少乡绅都在偷偷做海贸生意,杨光也摆出类似的架势出来,别人自以为心知肚明,不会因为那些货物突然消失而感到奇怪。
不过想要成为乡绅的一员可不容易,最起码也要考一个秀才的功名,否则就会被那些乡绅排斥,凭空多出无数事端出来。
杨光不认为自己能和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书生竞争,这不是他擅长的事情。何况既然有这么好的位置,别人又怎么可能卖给杨光,这个想法恐怕难以实现。
开设商行同样也是一个好办法,直接做木料生意自然可以多进少出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杨光给自己的奇峰公司订下的目标,是一年不超过5万方木料,这样就始终属于小公司,不会被主管部门关注。
在明朝的木料商行,一年只需要经营差不多10万方的木料就可以了,这种规模在扬州本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只要找一个信得过又懂点行的人来做掌柜,保证杨光不在的时候把生意维持住就行。
关于人选,杨光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中人方山,他对这扬州城里的买卖门道都很熟悉,杨光与他打过交道,觉得此人性格温良,做事尽心,应该能够胜任掌柜的工作。
到时候自己再把赵文也派过去,让他跟着方山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无言的监督,差不多就能保证大方向不出问题。至于每次带回现代时空的木料,自然由赵文负责管理,相信他就算猜到什么也不会乱说的。
第二天中午,杨光再次去那家酒楼用餐,他还想上次一样点了些酒菜,丢给店小二几枚铜钱,询问这扬州城里有什么熟悉门道的中人。
店小二热情推荐了好几个,其中就有方山的名字,杨光随口吩咐一声让店小二请这位方山过来,自己则坐在那里喝着茶慢慢等待。
没过多久,杨光再一次看到了方山,后者似乎已经记不起他的样子了,拱手行礼说出了那套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开场白:“这位员外,学生方山,扬州本地人士。这城里的一应买卖门道我都清楚,雇佣学生一天需要半钱的银子,不用管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