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子根基-《风烟传》
第(2/3)页
“风灵私想着,柳奭父子的罪行,圣人未必全然不知,只是此时正逢……正逢……”她瞥了李世民一眼,挑拣不出合适的用词。
“不必顾忌,单说无妨。”李世民命道。
“是。”风灵欠身向他作了一礼,当做先行赔罪:“正逢圣体违和,朝中难免有些扶持新君的念想,虽已立了太子,但也不乏觊觎帝位之人。眼下朝中能稳固太子根基的,吏部有赵国公长孙中书令,兵部有柳奭。一个能掌百官,一个手握众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动了任一个,太子便……便削了势,大宝难保。”
言毕,风灵又认真地一拜,“风灵并不懂朝事,信口开河,有说错犯忌讳的地方,求圣人开恩勿降罪。”
李世民走到她案前,在她对面坐下,颜色已缓和下来:“丫头,你甚是聪敏,这里头的道理也不必多说,自能想透。你受的苦楚,我全记着,那些苦权当是替大唐受了,自然也不会教你白受了。你心中有所愿,只管同我说来便是。”
风灵听着他又免去了那个“朕”字,想是信她不疑的。他终究是帝王,她纵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能不依不饶。
“风灵心中所愿,不过三桩。”她不再坚持惩处柳奭父子的话。
“你替我想法子筹措了军资,又掘出了佞臣,三桩也不为过,你且说说是哪三桩。”李世民向她探手问道。
“头一桩,风灵愿圣人康健常在。”风灵勉强扬起些笑容,这话并非哄逗他舒心,有了这一桩,方才能有底下那两桩。“二愿大唐朝堂清正,长治久安,民康物阜,如此才有我们这些市井小民的活路。三愿……”
她垂下眼眸,低声道:“三愿风灵能早日出宫,得与家人相聚。”
李世民沉沉一笑:“这头一桩,恐是应不了你了,虽呼天子‘万岁’,可哪有人真能青春常健,况且我戎马大半生,杀业太重,天不罪我大唐,已是格外地开恩,我却不能不替大唐担一二分罪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