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莫贺延碛(一)-《风烟传》


    第(3/3)页

    拂耽延垂目思忖了片时,终是点下了头,随即又唤回韩孟,另作了吩咐,命他多挑得力的府兵出来,以供风灵选用。

    康达智知晓风灵要过莫贺延碛,还因她来找他借骆驼。康达智惊得半晌合不上嘴,连连暗悔:早知她要过莫贺延碛,便不该替她捏那个主意。

    风灵哪里肯容他摇头,连哄带求,硬是堵了他的怨,她以两匹马抵充一头骆驼的行市,将自家的马匹抵在康达智处,偏康达智死活不肯受,只一个劲地道:“好祖宗,你若能平平安安归来,便什么都好,莫再提抵不抵充的话来。”

    米氏抱着阿团自里头出来,只听得“莫贺延碛”几个字,脸色霎白。“风灵,你可当真想明白了?大碛内虽说不会有匪寇祸害,可……可也是险境,当年我长兄,便是,便是没在了大碛内的流沙中……”说着眼圈红了起来。

    “风灵明日便出,你在这儿说这些作什么!”康达智喝止了米氏的话,“休要在提那些丧气的事儿,风灵自小便过得莫贺延碛,且她广记博识,决计不会摸错了道。”

    他这话仿佛是在说给自己听,说着又转向风灵,“一路的标识门道,你可记清了?”

    “阿兄阿嫂只管放心便是。”风灵极肯定地点点头。米氏怀中的阿团朝风灵绽开笑颜,伸出两条小手臂,向她够去,嘴里含糊不清地着“姨,姨”的音。

    风灵忙接抱过阿团,嘻嘻哈哈地逗顽了一阵,好抵挡米氏欲言又止的担忧,和康达智硬掩藏在眼底的顾虑。

    次日拂晓,敦煌城中比五更鼓响得更早的,是城门口一溜叮叮当当的驼铃声,风灵领着自家的及康家借来的,共四十头骆驼,悠悠出城,却偏开惯常所行的商道,往一条黄土烟尘更甚的道上去了。

    除了风灵家中挑出的五名曾走过莫贺延碛的部曲,折冲府另拨了二十来名府兵跟随。骆驼走不比马匹,直至天光大亮,才离了人居之处。

    前头虽还不见荒漠,却已少见植株。风灵在骆驼上闭目冥想了一阵,将记忆中的路线又在脑中过了一遍。再睁开眼时,她命随行的部曲唤停整个队伍。

    部曲与府兵皆从骆驼背上下来,围拢至她身旁。风灵的脚下早已铺好了一大块厚毡,厚毡上列了三十余个行囊,风灵一指那些行囊,“每人领一囊,各自保管,里头每一样物什皆能救人性命于危难时,定要好生收管着,切记切记。能否活着走出莫贺延碛,便全指着这一行囊了。”

    众人郑重地领了各自的行囊,到手才觉行囊沉重得几乎提不动。翻看来看时,却见是毛毡作囊皮,里头裹着三只鼓鼓满满的羊皮水囊,几枚干硬的胡饼,一包风干的腊肉干,白瓷瓶一枚,再就是小弯刃一柄。

    “大沙碛白日酷热,夜间寒冷,且难支帐,二人共毡,一毡铺垫一毡作被,互依互偎着夜间才不至冻死。水囊一人三个,莫要想着两日饮一囊足够,虽说六日便可出大沙碛,却不能保不走错道,多耽搁时日,故能省则省。干粮亦是同理。”分派完毕,风灵立于人前,宏声宣道。

    她一身便利的胡女装束,一方宽大的素纱从头至脚将她裹在里头,脂粉钗环全无,髻也不曾梳,只将一把乌编结成一条大辫,斜斜地搭在一侧胸前。

    “这水里头搁了什么,尽是馊坏的!”有府兵拔开羊皮囊的塞子,低头一嗅,一股子酸腐气息从羊皮水囊中飘出。他这么一嚷,众府兵皆嗅闻了自己的水囊,无不惊呼。

    风灵淡然道:“大惊小怪什么,寻常的饮水哪里够支撑着走出大沙碛,这里头的是酸浆水,芹叶韭叶沤成的,气味是差了些,却是救命的水,消暑解渴远胜过寻常饮水。”

    众人将信将疑,到底未曾走过沙碛,为着性命,也不敢大意,小心地塞紧水囊塞子。几名部曲在一旁不禁嗤笑,因皆走过莫贺延碛,不免骄傲些。

    另有府兵从行囊中摸出那柄小弯刃,不屑道:“咱们行伍中人,自是兵刃不离身,要这小刃作甚?”

    这一回风灵只投望了那府兵一眼,并不作声,原笑着的部曲们登时敛了笑,一齐收了声。府兵不解,又问了一遍,部曲中有人幽冷道:“水尽粮绝、流沙没顶、狼群逼围,若不得已遇上了这些中的一桩,小弯刃用以自绝,胸口一刈,痛快爽利。”

    此话一出,府兵们默默互看了一眼,亦都不再出声。

    “走罢。”风灵深深吸了口气,返身跨上骆驼。那骆驼是驼队的领头,重重地打了个响鼻,领先自地下站起。(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