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醉翁之意-《再铸皇明》
第(3/3)页
皇帝好像被说动了,他的身体又从之前的懒散变成了略略前倾:“若如此说,这倒是不可行,只是,从哪给他们找官位呢,这大明两万官位都是有数的,不可能再给他们造出官位来!”
“这好办,这就是学生一直在讲的‘乡村议会’的法子了!”柳旭一点都不犹豫,大声说道:“祖制有云,皇权不下县,但是这是有其内情的——当年天下初定,读书人少,哪来这么多读书人来管理乡村呢,所以只好规定县官无事不得出城,免得扰民。可是如今读书人有六十万之多,若是能让他们进入乡村管理,既能加强皇上对于乡村的管辖,避免愚夫愚妇不知圣王教化,还能用孔孟之道感化他们,让白莲教等邪教没有生存空间!”
崇祯皇帝的眼神中闪过犹豫,虽然他的心理防线已经被击溃,彻底将自己的软弱和无奈无声无息地展示出来,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够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个决定将会决定帝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架构,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帝王都会听取意见,审慎决定,更不必说立意要成为明君贤王的崇祯。
柳旭没有多嘴多舌,他只是淡淡地提了一句:“皇上,学生虽然受了吾皇厚恩,得了这状元及第的封赐,但是随学生一起倒阉的生员士子眼下可没有任何封赏。若是不能给他们一些赏赐,只怕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人心散了,事情可就不好做了!”
“这——”崇祯皇帝有些语塞,柳旭之前一句话没有提到自己的利益,句句为国家着想,所以这个少年天子下意识地认定柳旭的每句话都是老成谋国之言,他细细想去,却觉得有些毛骨悚然——这些生员士子既然能够跟着柳旭群起倒阉,一举击溃了权势如日中天的魏忠贤,若是自己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又如何不会倒转枪口对付自己?
谁能保证?
谁也不能保证!
政治斗争不能寄希望于对手的高抬贵手,任何可能的危险因素都必须扼杀在摇篮之中,多疑的崇祯皇帝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柳旭,他突然发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势力实在太过强大了——他身负天下人望,创立儒家新学,登高一呼百应,杀官如同杀狗,除了没有兵权之外简直就是第二个皇帝。
不,这个年轻的状元在读书人心中估计比皇帝名声还高,毕竟皇帝刚刚继位,对于读书人没有恩德,而他则带领读书人走向一个有一个的胜利!
他心里先是深深戒惧,而后深深恐惧,这恐惧之中是否又夹杂着一丝半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嫉妒和崇拜,年轻的天子也说不清。
“真是笑话,朕富有四海,统揽天下,怎么会嫉妒一个读书人!”年轻的皇帝这样自我安慰着,但是他紧紧握着的拳头和深深皱起的眉头却出卖了他。
贵为一朝天子,却嫉妒羡慕一个臣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注1: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大约有7000-1000吨白银流入中国(包括来自南北美洲和日本的白银,不算黄金),而这其中还不算中国本来有的白银储备,江南是明末经济中心,占有了绝大多数的流通资金,所以认为明末江南有两三亿两白银是合情合理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