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闺阁诗?行卷诗-《贞观文宗系统》


    第(2/3)页

    待这些东西上齐了,那郑松峰就说道:“今日承蒙诸位赏脸前来。今日文会以这香满楼的人自醉为彩头,比试三轮。”

    很多人听到人自醉的时候喉头就是一动,不过郑松峰的话还没有完呢。“既然文会是为了我等科考而设,这第一轮比试就以这科考为题,一七言韵脚不限。此轮由几位夫子评判。”

    郑松峰的话倒是引得五楼的人一阵欢欣。

    比试开始,那就是美酒近在眼前了。听完了郑松峰的话以后,所有人都埋头案上,开始琢磨自己的诗文。

    那三公子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宴会是他们起的,但是想要名正言顺喝酒,还得将自己的本事拿出来。再则,这些人也自信在场不会有人能够胜过他们。

    罗彦的眼睛一直就盯着这些人呢,看着除了那几个州学的夫子之外,其他人都低下头去,罗彦也看的有些无聊了。于是乎看着身边的季农,小声说道:“季先生这第一轮就要争上一争?”

    那季农嘟囔着:“近日来就是要给他们看看,我季农虽然不入仕,也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若是不能从一开始就压他们一头,那我还来干什么。他们要包揽了这科考,就让我把这美酒包揽了吧。”

    听着季农这话相当有趣,罗彦笑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季先生一道,先尝尝这人自醉的滋味。”

    提起桌上的笔,饱蘸了浓墨,很快就在纸上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季农眼睛盯着自己的纸张,但是余光还能看见罗彦的动作。见他提笔到搁笔也不过喝口茶的功夫,很是惊讶罗彦的度。

    “我说小郎君,你这也太过草率了吧。虽说那三个人的水平没有传闻的那么高,但是你这样也不好把酒赢过来吧?”

    “季先生这可就多虑了。要是这诗还赢不来那一杯酒,那我只能说这金州的夫子连科考的规则都不懂,还来教什么学生。”

    罗彦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科考分时务策和加诗赋。但是近年来在考场外边还兴起了另一种的比较形式,那就是行卷。

    如今的科考是不用糊名的,而阅卷更是比较粗放,只要是知贡举的考官能够看得上,基本上就妥了。可是在名单没有外放以前,还是能变动的。这个变动因素,最大的缘由就是行卷。

    考生将自己以前写好的诗赋递给知贡举的官员,要是能够被看上,那么十有**就能被录取。

    罗彦写的这诗,正是那中唐时期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以男女关系来比拟君臣亲友或者其他的社会关系,是古来有之的一种表现手法。这诗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大成者。

    若是仅仅把它当作是一闺阁诗,那诗就降了几个档次。所以作品有个合适的名字也相当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