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些,在方仲良看来,可以是鲜于铮要杀他,要兄弟相残的理由,但,这不能成为鲜于铮杀害无辜的理由!他的养父、大哥、洛家堡上下一百三十二口人命,都是鲜于铮一手造就的! 杀害无辜,丧尽天良! 所以,故事的尾声,便是洛芊语方仲良重归于好,鲜于铮为越元帝鲜于穆所废圈禁,改立认祖归宗后的鲜于良为太子,诸葛琳琅坚守鲜于铮矢志不渝,修夜远走江湖。 有人,死了。 有人,废了。 有人,否极泰来。 有人,仗剑天涯。 从绽放至凋零,祸福所倚,人心变幻,世间悲喜便又是一循环。 这种结局很老套,然而,它也诠释出了江湖诡诈,世事无常。谁真能说他/她们中有人错了呢! 是幕后黑手鲜于铮吗? 一个是自幼读四书五经的秀才,一个是被朝堂大臣们悉心教导出来的文韬武略的皇子,任谁都能分辨,他们当中,谁能适合当皇帝,谁又更得民心。 是加害方仲良等人的细作诸葛琳琅吗? 她,不过是爱上了一个她终生无法企及的人罢了。 是迫害宫闱的越皇后李玥? 亡国公主,身负家国血仇,虽可恨,亦可怜。 那,是一生只做过一件好事的血魔任雄? 断子绝孙,若不是他早年唯一那次善心救下了晚娘,到死,他连个为他收尸的人都不会有。因果报应,屡试不爽,他已食了他的那颗恶果。 又或,是借兄弟之名行利用之实的杀手修夜?反戈相向的洛芊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