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文士来投(下)-《风帆战舰》
第(2/3)页
叶翼云此时也说了自己的见解:“鞑子趁大明内乱,偷窃神器,席卷北方,可算占天时。大将军拥有海险,占地利。孟子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今之世要想有所作为,在于人和。今乱世以起,用人在即,大将军应广设招贤馆,以纳贤才。”
对叶翼云这个建议,郑成功那可真是深有体会。
原本还凑合,现在地盘一增多,自己手下一分,还真不够用的,现在都有点捉襟见肘了!
郑成功忙拱手说道:“谢敬浦兄提醒,明严这段时间更在为人手烦恼着。如果敬浦能早些时候就来提点,明严这几日也不用这么辛苦。”
叶翼云忙站起身说道:“不敢,只是老生之言,当不得大将军称赞!”
看到别人都发言了,陈鼎组织了下文字开口说道:“大将军,大明戡乱未平,科举将近四年没有举办,学子文士久不进学,草民怕他们会荒废学业,沉沦堕落,沉迷于犬马声色中,于国于民无益!满清鞑子为收买人心,于隆武二年重开科举,选拔人才。故此恳请大将军重开书院,同时上奏永历皇帝恢复科举,以收天下学士之心!”
如果文人学士都去满清那边报考科举,不单是会让这些学士认同满清的统治,日后多半也会在满清担任职位了。
那样的话,以后老子去哪里寻找人才。
郑成功想到这,忙拱手说道:“如果不是重器兄,严明险误大事。明严必会重开学院,到时还请重器兄不辞辛苦,担任院长一职。”
陈鼎忙还礼说道:“学生替天下学子谢大将军!”
看到这三人虽然在不擅长军略,但政治行政管理还是有一套的。郑成功对他们礼敬有加,待如上宾,每遇重大事情都征求他们的意见。
郑成功听从卢如腾的意见,派路振飞、江于灿等人携带郑成功亲手写的表文乘船由海道前往广东,向永历朝廷报告自己在福建沿海抗清的情况,表示愿意在永历朝廷领导下东西配合,共谋复兴。
路振飞要去参见永历,郑成功任命卢若腾接替路振飞,管理海澄。
随着地盘的增多,郑成功就越发感到人才的匮乏。
政务上,卢若腾、叶翼云等人治理一县,甚至是一省都不是问题,但让他们参谋军略,就抓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