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走出去战略-《经略大宋》
第(2/3)页
说到粮食问题,赵朔苦思了好久,最终下定决心,提前走出去。
他很清楚,粮食问题难以解决的跟本原因,就是每亩粮食产量偏低。这即跟当时的生产力有关,也跟种植的农作物有关。
若是有红薯或者土豆的话,那全面的温饱定然可以解决。但红薯和土豆都是原产于南美的,红薯是明朝时期从吕宋岛传过来的,而土豆还是南美。
也是是说,现在若是想得到红薯和土豆的种子,机会最大的地方就是前往南美。
但是现在的航海技术,真的可以到达南美吗?这在赵朔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南美不行的话,那就只有去吕宋岛看看了。若是有,固然是好,若是没有,买些粮食回来也是好的。
想到这里,赵朔露出了一丝笑容。中原的所有技术都是先进的,随便弄点过去,应该都能弄回一些粮食。
“弄会一些粮食?”想到这里,赵朔攥了攥拳头。“是买回来,还是换回来呢?亦或者,抢回来?”
抢回来这三个字在赵朔脑海中一出现,就再也抹不掉了。殖民地体系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烁。
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的不能在好的策略,只要在外边建立起广大的殖民地,那他这你,就算生天翻地覆的灾难,他也能从殖民地得到补充,恢复如初。
但这样的策略跟赵朔来到这个时代的初衷相悖,这让他很为难。
他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带给这个世界和平的,一旦他建立了殖民体系,其余国家定然争相效仿,到时候,占领与反抗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平将不复存在。或者说,和平,在他有生之年,恐怕很难看到了。
“殖民地!不行,不行,不行~!”赵朔使劲摇晃了几下脑袋,努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个体系。
“联邦?邦联?”晃走了殖民地,赵朔的脑海中蹦出了这两个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