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缝缝补补”的机甲出世-《星空玄魔》
第(2/3)页
“呵,我这算得上是半手工打造的机甲了还真是累,可怜的生产线!为何没有一艘战舰上带有这玩意儿!”
不过霁云也知道,机甲生产线这东西,算得上是机甲工业的一大命脉,随军打仗的战舰无论多高端,都不会带着生产线到处飞。万一被俘虏,技术流失是小事,此消彼长下的机甲产出量,往往能让局部的战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这也是前辈们吃了亏才总结出的经验。
曾有纸上谈兵的大将,想着远征他国,庞大舰队上搭载着多条机甲生产线,妄图以机甲海洋的战术成就无上事业。
战局初期,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颗颗领星在具备强大生产力的舰队下沦陷,不断掠夺来的资源立即被投入到生产线中去,化身为数量庞大的机甲群。
史学记载中,那是一个疯狂的机甲时代,坏了的机甲竟然懒得去修,直接从库里调遣新的机甲使用,想着也是很奢侈。
没想到战争后期,深入敌方星系内部,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机甲是多了,机师却在减少。空有那么多的机甲没有足够的人开有何用?某次交锋中,那艘搭载着多条生产线的战舰被打得重伤,俘虏了。
这下好了,几条生产线的优势成了对方的,此消彼长之下,较短时日内没太多变化,可随着时间推移。深入敌方的舰队机师不断减少,而对方却能及时补充机师,生产线让他们尝到无尽的苦涩。
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这条古语,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无比贴切。最终,所有的战局一面倾倒,残军灰溜溜的一路败退回本国境内,所有攻下的星球全部被收回。
纵然整场战争,诸多因素影响,才导致最后的结局,生产线一事在那场战争中起到的因素还抵不过“孤军深入”四个字,但在战后最高指挥官的总结报告中,还是明确的提出了“随军生产线战术并不科学”一句,被后人谨记。
不过霁云当时知道这个典故后,却一笑,那位纸上谈兵的大将,其实想法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机师的减少,才失却了足够的战力保护,反倒被擒。自己也考虑过,若是有凝风在,想必控制一些机甲作战还是很容易的。
没想到,凝风却否定了他这个念头。他一直以来只能在机甲、战舰中切换,从未出现过将光电智能分隔成无数小份去多个控制的情况。将他那光电智能分成无数分,那他便不是凝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