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贾诩向叶-《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第(2/3)页
没有理会李儒的话,贾诩又转过身对着坟茔。“此地葬着的,乃时老夫的长子,贾桦。世人皆知老夫有两子,却不知老夫其实有三子,而长子却早早的死于兵祸。”
“不知文和先生还有这伤心时,请文和先生节哀。”李儒也是震惊了,没想到贾诩居然有三子,若是自己不随他来此地,怕是这事除了贾诩家人外就不会有其他人知道了。
“有什么节哀不节哀的,都这么些年过去了,老夫只是回来这看看。”贾诩口中说没事,但其语气中的悲伤任谁都能听出来。
贾诩这么说,李儒倒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但心中还是不免有许多的疑问。“不知文和先生的长子死于哪一年兵祸?”
贾诩听得李儒这么问,脸上顿时显现出一丝狠色。“熹平七年,光和元年。先生可知那一年有哪些兵祸?”
听贾诩说出这个年份的时候,李儒顿时愣住了。这一年更多的被人记住的是乌浒蛮反汉,但李儒自己的亲身经历却告诉他,这一年,董卓也曾镇压反叛的羌人,只是反叛的羌人并不多,为了功劳,董卓曾下令大肆扑杀平民。
“桦儿当时只不过是出去买点东西,却再也没能回家。”此时的贾诩语气中不仅充满了忧伤,更是夹杂着深深的仇恨。
李儒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若是自己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时候,还能继续说着让贾诩节哀的话。可是现在,无论什么话就算到了他的嘴边都说不出口了。
“文优,你无数次劝说老夫认董卓为主,老夫一直都没有答应。若是仅仅因为老夫长子的事,为了家中其他人的延续,老夫也会委身事贼。只是有一句话老夫要给你,董卓非良主。”两人之间本来一直沉默,但是突然之间,贾诩说话了。
李儒跟随董卓这么多年了,可以说董卓能有现在的成就,他李儒占了一多半的功劳。李儒也知董卓非良主,但是身为董卓的女婿,加上一直是董卓的首席谋士,这让李儒如何能弃董卓而去。
例如脸上泛起一丝苦笑,看着贾诩,道:“董将军对儒恩重如山,儒如何能为了自身得以保全弃董将军而去?”
听李儒这么说,贾诩倒也不觉得奇怪。若是李儒是一个反复小人,那么他就不会在这和李儒说这么多了。
“当今天下,本就天灾不断,更有兵匪不断,天下之间民不聊生。看来,老夫是时候去寻一能止天下兵戈的明主了。”不能劝说李儒离开董卓,却不影响贾诩自己去寻一明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