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家之后两人开始准备要带去给郑一泓看的资料,以及到时候可能会谈到的问题。见面的机会很珍贵,所以她们必须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时间也是成本的一种,郑一泓从九月份左右开始筹备这件事,到现在已经整整两个多月,却还是连主角都没有定下来。他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给他们。 或许是因为郑一泓的确是开始着急了,所以第二天就给沈宴如打来了电话,跟她约定面谈。 郑一泓作为一个独立纪录片导演,没有挂靠在任何公司,也没有像圈内很多人一样开设工作室——这也是之前大家虽然有意,但都不知道该怎么联系他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在上海这边的落脚点就是家里。但显然那并不是一个合适谈公事的地方。 听说沈宴如自己有独立的工作室,郑一泓立刻表示可以过来谈。 主场发挥自然更占优势,所以这第二次见面非常顺利且愉快,等到坐下来商谈的时候,郑一泓脸上的表情都放松了许多。 “不知道我昨天的提议,沈女士考虑得怎么样了?”郑一泓看着沈宴如问。 这位其貌不扬,因为常年在阳光下奔走而显得皮肤黧黑,完全看不出名导风范的小个子导演,却有一双十分锐利的眼睛,当他看着你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被看透了的感觉。 在他面前,一切谎言都显得苍白而拙劣。这或许就是纪录片导演所特有的气质吧? 沈宴如只斟酌了片刻,便打算实话实说,“不瞒郑导,我之前是一名歌手,但现在已经退居幕后,从事音乐制作方面的工作。所以实际上,我更想要争取郑导这个广告的配乐工作。” 郑一泓转头看了安知晓一眼,问,“是你的歌还是她的歌?” “是知晓的。”沈宴如微笑道,“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出新作品了。” “你唱两句来听听。”郑一泓即对安知晓说道。 安知晓微微一愣,他们准备了《四季》的专辑打算让郑一泓听一下,反正工作室里设备齐全。却没想到,他竟然独辟蹊径,让安知晓现场演唱。 不过这当然难不倒她,反应过来之后便站起身,“那我就献丑了。” 因为是试听,所以安知晓只是选择旋律比较优美的副歌部分唱了几句,就停了下来。 郑一泓点头,“声音条件倒是不错。但我本来是打算选用纯音乐作为配乐,如果你们要加入进来,就要重新进行词曲创作。时间上不一定来得及。” 他并不打算采用现有的歌曲,而是要为广告片量身定制配乐。 但沈宴如并没有放弃,“实际上,我也打听了一下,知道郑导之所以拍这个广告,为是了自己的纪录片做宣传。所以我们这边也斗胆做了一个简单的策划,希望郑导能指点一下。” 她说着将手边的文件夹递给郑一泓,请他翻看。 这个企划书是在知道要跟郑一泓见面之后,几个人集思广益一起想出来的,不过主要负责人是周钰。她本身就是策划出身,做这个简直信手拈来。 郑一泓本来不甚在意,因为他自己对广告片已经有了许多想法。但是等看到内容之后,却反而看进去了。 等到看完之后,郑一泓抬起头来,脸上带了两分笑意,“倒是有点意思,也很符合我的主题。你们这里应该有资料吧,我带一份回去看看,考虑一下。” “好的。”安知晓起身去拿准备好的资料。 这边郑一泓对沈宴如说,“我昨天见到你真人,就觉得你很合适。后来回家才发现,原来我还听过你的歌。听说你的歌曲都是你个人创作的?” “是的。”沈宴如说,“其实知晓唱的歌也是我创作的。” 郑一泓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等到安知晓取了资料过来,他拿到之后便离开了。 安知晓忍不住问,“姐,郑导又说了什么?” “说是听过我的歌。”沈宴如也有些不解,不太明白郑一泓的意思。 到这里,她们在这件事情上所有可以做的努力都已经做过,接下来就是等待郑一泓那边的决定了。 第一天,没有电话。 第二天,没有电话。 一开始沈宴如还能安慰安知晓,想必是郑导那边还没有做出决定,但到第三天时,她一早起来,发现还是没有电话,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手机坏了或者欠费了,特意充值了几百块,又用安知晓的电话给自己拨了一通,结果当然是什么问题都没有。 吃早餐的时候她忍不住问安知晓,“时间太久我不记得了。但就算拒绝了,应该也会有电话通知吧?” 安知晓点头,“会有的。” 沈宴如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手机。 安知晓问她,“姐,你是不是在紧张啊?” 沈宴如一愣,继而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一颗心浮躁难安,做什么都觉得不对劲,就连工作都很难集中精神,可不就是紧张? 比她自己当初被提名天后,即将颁奖的时候还要紧张。 不过被安知晓指出来,的确是让沈宴如有些不自在。 “这是你第一个重量级的通告,如果能够拿到,对你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她按捺下心来,对安知晓道。 能够登上国家台,哪怕只是个广告片,影响力都是其他台所难以企及的。况且还会给人一种这个艺人“政治上正确”的感觉,会有更多的隐形资源倾斜到她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