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王昭君之大漠缘(十一)-《穿越之后来居上》
第(2/3)页
他专门请了南郡的厨子带了当地的材料来宫中做了这顿饭。不管以后如何,有这么一个言笑尽欢的上午,也足以让他回味许久了!
刘骜跟呼韩邪派遣的使者说大汉以“仁孝”治理天下,先帝病逝,昭君作为先帝最为宠爱的公主必须三年守孝期满才能出嫁。呼韩邪的使者赶紧把消息传递回了匈奴。
呼韩邪单于得到消息长叹了一口气。果然好女不易得,娶明昭公主的路途不会那么顺畅!他当即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明昭公主的渴慕之情,对汉、匈能够成为一家人的渴望,甚至用上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样文诌诌的句子。
既然新帝不舍得明昭公主尽快嫁来匈奴,说明她在大汉皇室的地位并没有因为汉元帝的过世而降低,呼韩邪对她也是志在必得的。
他在信中充分理解明昭公主对她的父皇的孝敬之心,但是不能接受三年后才嫁来匈奴这事。本来不过是延迟半年婚期,现在遇到国丧,又要延迟,呼韩邪白白翘着脖子期盼了好久。若是拖到三年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会不会发生别的什么变故?那汉匈两族的和亲还能进行吗?
呼韩邪的信件送到刘骜手里后,刘骜又给了他回信。如此你来我往,并且在参考了昭君的个人意见后,双方商定了一年后为婚期。
昭君还可以在京城中呆上一年。为了让呼韩邪单于放心,刘骜派了之前就定好随昭君一起去匈奴的各行的工匠先行去了那里。
皇太后听说昭君还要在京城守孝一年后才会离去,气得在长乐宫中摔了很多瓷器。她找皇帝质询,皇帝以“明昭公主是父皇上了皇室谱牒的女儿,理当为父皇尽孝”为由把她打发了。
皇太后没有想到自己为阻止皇帝和昭君走到一起而釜底抽薪的举动竟然能够成为留住昭君的理由。她还是不甘心,就派人时时盯着昭君,但凡皇帝召见她,都要立刻汇报给自己知晓。捣了两次乱后,刘骜为了避免昭君尴尬,也就很少召见她了。
皇太后还是不放心,就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的理由,联合宗亲大臣督促刘骜立后。
汉元帝在世的时候将自己母亲的远房侄女许娥许配给刘骜为妻。许娥年轻貌美,色艺俱佳,犹擅文章,出身高贵,以时下人的观念来看,也算是一个良配。只是刘骜心中已经有了人,再看其他的人也就不觉得怎么出色了。
如今的刘骜已经不是曾经缺爱的少年,因为昭君打开了他的心结,所以他的情感方面成长得比较健全,不像前世那么偏执好色。他的后宫中如今也就只有一个许娥,没有其他的妃嫔。
这在其他人眼中,自然是新帝专宠许氏,夫妻感情甚笃。甚至许娥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刘骜虽然一直没有晋封她为皇后,她也没觉得着急。只有皇太后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她才会如防大敌一般防着昭君。
那女子的出色是她见识过的。不说别的,单说主动报名和亲匈奴这件事就足以看出她的胆魄。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会愿意自己的儿子身边有一个能够吸引他那么多注意力、能够牵动他那么多的心绪,甚至因为她而吐血的女人存在的。
自古情深不寿、红颜祸水。两人并未在一起,自己的儿子就能为她做到那个样子,如果他们在一起了,那还了得?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就会只为她一个人活着了?
皇太后宁愿自己的儿媳妇不要那么出色,只要温柔贤淑就可以了。既然自己管不住儿子,就找个人和自己一起管他。许氏乖巧听话,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人,而且是骜儿的正妻,于情于理,都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更重要的是,后宫立了皇后之后,就可以操办给皇帝选妃的事情了。到时候后宫的女人一多,就会占用刘骜很多的精力,他就不会有那么多时间想着王嫱那女人了。感情这种东西,时间长了,自然就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