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三章 细节决定成败-《难择路》


    第(2/3)页

    产量难以提高,李得一就开始琢磨着提升一下产品质量,为此还特意召开了一次产品质量提高扩大会议。这次大会的与会者,有钢铁学堂夫子,周全,鲍山,张安三人,还有新来的高级技师,王毅高储备夫子。

    在这次会议上,李得一就与会诸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换意见,并达成了一致。根据从定北守备团兵士那里收集来的反应来看,这新式的黑钢鳞云甲虽然防御力强悍,但在穿戴设计方面,依旧是采用了老式鳞甲的方案,因此单兵无法完成穿戴全套铠甲,必须得有人帮助才行。

    守备团目前采取的办法是,第二排兵士帮助第一排兵士穿甲,以此类推,最后一排兵士战时不需要顶在前面,他们不需要率先接敌,就可以最后由左右之袍泽帮助穿戴甲胄。

    如今这黑钢鳞云甲防御效果远超之前的所有甲胄,众兵士对其喜爱之余,就想让其变得更加完美,于是就提出了这个意见。

    对这个事情,李得一很重视,并没有觉得这是手下兵士事儿多,搅刺。定北守备团步卒阵列严整无比,所以战时,由后排兵士帮着穿甲,也一直这么做了下来。

    作者啊,不是都是行军时就穿好甲胄的么?你怎么临阵才穿甲?你这个玩笑呢吧。

    额,其实诸位都被电视剧误导了,据史料记载,宋朝步人甲,全重折合成当今的重量,是29.8。再加上一把长枪,水壶,干粮,这一个兵士全身的负重,就要达到七八十斤。然后,你让兵士穿着全身这七八十斤重的行头,一日走上几十里路,再与敌交战,这不是让兵士去集体送死么?

    以现代兵士的营养和体能,还有平日的训练量,二十公斤负重武装越野五公里都是个大项,这是现代特种兵选拔的体能要求之一。现代特种兵的选拔条件之一,兄弟。

    你再想想古人那个营养水平,寻常兵士,平日根本吃不到肉食,就是吃些豆类补充体能。你现在回头看看那些电视剧,兵士全身披甲,行军一天,还有力气冲锋作战,那不是人,都是超人。所以说,没事少看电视剧,真坑人。

    你也可以找个资深驴友打听打听,背个二十斤的包,一天走五十里,是个什么概念。这还是现在有公路,古时那个路况。

    你再看不少历史真实战事记载,步兵阵列战胜之后,追击敌军,结果追了一路没追上,被敌人的埋伏一冲,立即就大溃败。这种事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士全身披甲追击出去,体力消耗太大,纵使追上敌军,多半也没剩下多少力气作战。

    所以古时步兵对阵骑兵,纵然赢了,往往也不敢追击扩大战果,就是怕这个事。所以长久以来,骑兵一直是冷兵器战场上的王牌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战马代步,兵士可以节省大量体力,留待作战砍人。

    还有,古时名将安营扎寨,为什么都会留下一支人马防备敌人袭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晚上兵士歇息,不会披甲,敌人若是突然来袭,那繁复的铠甲短时间内很难披挂完。到时候没了甲胄遮蔽,兵士怎么可能抵御得了全副武装的敌人,往往就会引发大溃败。

    真实的战况就是,步卒在行军时,为了保持足够的体力应对接下来的大战,往往不会选择全副披甲,除非提前侦察清楚,确定路上敌军有埋伏。原因很简单,穿着甲胄行军固然安全,但敌人冲到眼前,你要是没力气举起武器反抗,那就是个肉罐头而已,只能由人宰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