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季考-《超品学士》
第(2/3)页
江云看了题目,知道这是法圣韩单的一句话,意思很浅显明白,若是一道墨义题,无疑就是一个送分题,但放在这里,作为一首试帖诗的题目,无疑就有点强人所难,已是难题的征兆了。
要想凭这句话,作一首五言四韵诗,估计今天在场的学子又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了,就是江云见了,也有点傻眼了。
所谓五言四韵,就是每一句都五个字,又每两句为一联,称为上、下联,下联押韵,称为一韵,五言四韵,就是五言八句,相当于五言律诗,不过没有五律严格,并不需要通篇用同一个韵脚。
在看到这试帖诗的题目之后,江云迅速权衡了一下,决定这首试帖诗还是放在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凑合一首,幸好试帖诗的比重不算太大,只有十分。
再看策问的题目,是“论粮仓的作用”,这是一个很简单浅显的题目,谁都可以写上一点,而且策问的分数只有五分,比重并不大。
再看最后的大头,占了六十分的一篇文赋的题目。题目有几句话,分别是: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这几句话,都是圣人之言,有儒家,有法家,有道家,意旨也明白,根据这几句圣人之言,作一篇文赋,体裁不限,而且是一道分述题,意即只需要选取其中一两句圣人之言阐述发挥即可,不需要关联所有句子,题目应该不算难。
把所有卷面上的题目浏览一遍之后,江云心里就已经有了底,开始研墨,铺开卷子,提笔作答。
首先做贴经题,二十道贴经题,知道就知道,不知就不知,做得很快,没花多少功夫,就已经完成,只是上面还有两处空白,仔细又在脑海中思索一下,发现对这两道题确实没有任何印象,以前没有读过,果断的放弃。
至于去偷瞄旁边之人的卷子,且不说场上山长坐镇,两位教授旁观,目光如炬,考场稍有风吹草动都难逃法眼,就是可以这么做,江云也不屑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必强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