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文章文采-《超品学士》


    第(2/3)页

    江云照例在后面一个偏僻角落的位置坐下,摆放好笔墨纸砚,拿出一本中和论,一本法势论来温习,这是两本书院最近教授的课程,很可能等下考的贴经,墨义,就会考到里面相关的内容。

    贴经,就是背诵圣人之言,考卷上写出前一句,要考生默写后面的一段,墨义,就是以自己的领悟解释圣人之言。

    一般来说,整个卷子满分一百分的话,贴经占了十分,墨义占了十五分,可知这贴经,墨义只是小头,大头在后面的文赋。

    考试中要考一篇试帖诗,占了十分,县试和府试一般为五言,七言四韵或六韵,书院的月考和季考都是按照县试的体制来进行的。

    另外一篇策问,占了五分,前头这些总共加起来,就有了四十分,剩下的六十分,就是一篇文赋,这篇文赋,才是整个考试的重点,是考生们拉开档次距离的主战场,可以说这篇文赋写好了,基本就能考中了。

    文赋的考试,一般就是选取几段圣人之言,让考生以此自由发挥,体裁不限,既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偏向诗歌的辞赋,总之就是要结合题目,体察圣人之意,抒发胸臆,以文言志,以文载道。

    在这里,一篇文赋的好坏,是有客观标准的,江云融合了前身的记忆,也大致了解了其中的厉害,一篇文赋的好坏,就全在它成文之后的“文章”。

    章的本义,就是指条纹,纹路,一篇好的文赋成文之后,就有它的“文章”,这是以浩然之气充乎文字间所体现外露出来的一种“形”。

    江云知道,按着“文章”品格高低,大致分为虫形,蛇形,龙形这三种基本形式,以虫形品格最低,龙形品格最高,除此之外,有时还会出现狼形,豹形,虎形,凤形等异样“文章”,这些异形的出现,表明这篇文赋也是上佳之作。

    一般童生,秀才所作文赋的“文章”,顶多也就是虫形文章,只有极少数才学十分卓异,出类拔萃的秀才,偶尔也有可能写出蛇形的文章,而那些尚未进学的学童,若是能够写出虫形的文章,基本就可以在县试中被录取了。

    一篇文赋好坏,除了要看“文章”之外,还要看“文采”,一般单色的文采最低,最高的文采是五彩斑斓,锦绣华美,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评定一篇文赋的好好,主要还是看“文章”,文采则是辅助评判的因素。

    而不管是文章还是文采,寻常人是看不到的,只有秀才以上功名位格的读书人,开了天眼之后,通过望气之术才能观察到。

    江云现在还是未进学的学童,这望气之术自然是没有的,所以他看不到其中的文章,文采。

    这些天来,他也尝试着写了几篇文章,前身留给他的底子还算不错,虽然有些书呆气,但这作文的水准还是不差,没有了那些迂腐酸气后,他自我感觉,对这几篇文章还比较满意。

    当然评判一篇文赋的好坏,凭他自己的感觉显然是做不得准的,只是可惜他没有望气之术,看不到自己的这几篇文章,是否有了虫形的纹章。

    他本也想拿自己写的这几篇文章,请一位秀才看看,不过他又没有熟识的秀才朋友,偶尔在外找了一位秀才,让他帮着看文章,竟然开价就要一两银子,这是把人当冤大头的架势啊,他立刻就扭头走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