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轰了它-《明末强梁》
第(2/3)页
许梁眯起眼睛看着曹文诏,问道:“曹将军就这么自信?”
曹文诏傲然道:“本将军能不能做到,巡抚大人只要一试便知!”
许梁听了,冷笑着摇头,道:“曹将军勇冠三军,本官早就知晓!本官也相信曹将军肯定能够取下王自用的首级!只是……可惜本官对于王自用的首级一点兴趣都没有。”
曹文诏愣了愣,惊讶地问道:“那巡抚大人对什么感兴趣?”
许梁一字一顿地说道:“本官要王自用和他的人马,全都死在太白山上!”
许梁一声令下,陕西各军随即启程。许梁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和三千火炮营由长安城出发,与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副总兵曹文诏一起,前往太白山。
几天之后,大军来到太白山下,在山下安营扎寨。先锋官贺人龙率一万庆阳兵已经开始进山。罗汝才率二万平凉兵与许梁的骑兵汇合在一起。
中军大帐之内,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副总兵曹文诏对如何攻山又提出了疑问。
“巡抚大人,据本将军所知,太白山绵延上百里,山高林密,而王自用带兵都躲进了太白山深处,即便巡抚大人调集了六万兵马,想要剿灭王自用,只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曹文诏面对着地图,侃侃而谈,“况且,山路崎岖,根本就不利于骑兵作战,许大人率五千骑兵过来,怕是没有用武之地哪。”
许梁听了,却是胸有成足!见三边总督洪承畴似乎也有同样的疑问,便指点着地图上几个标记点说道:“大军出发之前,锦衣卫和青衣卫便将太白山的地势查清楚了。太白山是险,易守难攻。但同时也给我军进攻提供了便利。经侦缉处查探,太白山山势虽然大,但进出山的路径却并不多,只有五条!我已命贺虎臣,万文山率军扼守住了另外四条。罗汝才和贺人龙的兵力将沿着咱们眼下所处的主干道一路往山上推进!哼哼,王自用即便躲进了山洞里面。我也要把他赶出来。”
洪承畴听着许梁的解释,担忧地说道:“国忠,王自用有三万兵马,而贺虎臣和万文山两人的兵力只有两万,却要守住另外四处道路,势必分兵。万一王自用孤注一掷。集合所有兵力紧攻一处,趁机逃脱,那岂不糟了!”
许梁哈哈一笑,道:“如果王自用胆敢从太白山里主动逃出来,那就真是找死了。本官带了五千精锐骑兵,便是在山下等着他们的。一旦王自用要突围,只要贺虎臣和万文山拖住王自用半个时辰,待五千精兵便能赶到支援。”许梁阴阴地一笑道:“嘿嘿,要知道太白山下几十里范围内。可以算是一马平川的地势,最适合骑兵冲杀了!”
洪承畴和曹文诏听了,想象了一下大队骑兵在平原上追击民军的情景,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一天之后,贺人龙的兵马推进十里之后,终于与山上的民军短兵相见,双方试探性地攻打一阵,各自撤兵。
许梁把五千骑兵留在山下做接应。自己带着火炮营随罗汝才的兵马不紧不慢地往山上推进。
夜里歇息的时候,贺人龙到军帐向许梁和洪承畴汇报白天的战况。
“总督大人。巡抚大人,白天末将的兵马在第一次与民军撕杀一阵,斩首三百余人。”贺人龙道,“不过,据抓回来的民军俘虏说,再往上。每隔十里,王自用便修筑了一座堡垒,封锁了进山的必经之路,而且派有重兵,要再往前进。怕是难了。”
许梁微微一笑,道:“贺将军辛苦了。今天我军进攻一天,王自用都没有想逃跑的打算,看来他对他修筑的那些堡垒很自信。我军粮草充足,完全不必着急。贺将军,明日你的人再攻进十里,便安营,后天换罗汝才的兵马上,也不多攻,就进十里。咱们耗得起,王自用未必耗得起。”
贺人龙点头称是。
洪承畴疑惑地道:“国忠,我军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为何每天只攻进十里,而不趁胜追击?”
许梁笑笑,道:“本官仔细算过了,即便按每天十里的进度,我军要攻到太白山顶的拔仙台,也就七八天的时间。这点时间,本官还是等得起的。”
洪承畴听了,缓缓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