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销路-《明末强梁》
第(2/3)页
冯素琴听了,受到了启发,雀跃着叫道:“相公,我还挂着平凉商会会长的名头,我可以给商会的成员们协商,请他们帮忙推广蜂窝煤。”
许梁赞许地道:“不错。这样一来,咱们生产的蜂窝煤,短期内便能找开销路。而且这等在上层社会使用的东西,很快便能带动到中下层,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梁记的蜂窝煤,便会供不应求。”
一番话,说得众人欢欣鼓舞。王启年见自己想了一夜的法子到最后却被证明是毫无用处的,不由得有些沮丧。
许梁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不过,启年的法子倒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官方和商人们的市场要打开,但普通百姓人家的市场也不能轻易放弃。启年提的送炉子试点的法子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只不过方法得改一改。”
王启年一听这意思,好像自己提的方案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由得神情又高兴了些,盯着许梁问道:“主公,你打算怎么改法?”
许梁眼光向上。似乎是回忆了什么,徐徐说道:“对普通百姓人家来说。炉子要送,但不是白送。我想这样,在各地散出布告,就说梁记为了大力推广蜂窝炉,凡是购买一百块蜂窝煤,免费送一个煤炉,购买满一万块蜂窝煤,免费送一口特定的铁锅。这样一来。听起来他们只需要付买煤的钱,而省下了炉子和锅的钱,相信有购买欲的人会多很多。”
王启年听了,心悦诚服地道:“主公的法子,当真是精妙,比下官的强上百倍了。”
许梁笑道,“启年你也不必自谦。以你的才华,只要往后多接触些商场上的东西,相信再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想法会更精妙的。”
王启年便讪讪而笑。这时。铁头迟疑着说道:“少爷,按你的说法,只要买一百块蜂窝煤便能免费得到一个煤炉子。咱们后厨的炉子我也看过了,那可是铁炉子!一百块煤的买下来也才两百文钱,可光那只铁炉子,造价只怕就要好几两银子,这,这送不起啊……”
其他人听了,都陷入了沉思中,冯素琴皱紧了秀气的眉毛,道:“是呀。相公,这样算起来。倒真送不得。”
其他人也明白了,很简单的道理。花两百文钱便能买一百块煤,同时还免费获得一座铁炉子,然而铁炉子的造价就达到二三两银子,那么,某人一次买一百块,得个铁炉子,再去买一百块煤,再得一个铁炉子,反复下去,就这么一来一回过过手,便能发笔横财。
许梁哈哈大笑,看着铁头道:“难得阿铁你也能想到这一点。不错,若按你说的法子赠送炉子,那咱们家就是有座金山银山,用不了几天,也要被败光了。买煤送炉子这种优惠,自然是要做好登记的,而且规定每户人家只有第一次满一百块才会送炉子,再往后,便不再送了。同样,满一万块煤送铁锅的优惠也要这么规定。”
铁头红着脸挠挠头,又问了个问题:“可是,即便这样做,如果有些人就是冲着那赠送的铁炉子去的,买了煤,得了炉子之后,根本就不烧蜂窝煤,而纯粹是为了骗取那价值几两银子的铁炉子怎么办?”
许梁好笑地看了铁头一眼,表情淡然地坐到椅子上,道:“阿铁,谁说咱们要赠送铁炉子了?烧蜂窝煤的炉子就不能是别的材料吗?比如说陶炉?”
“呃?”众人听了,都惊叫一声。其实自铁头指出买煤送炉子存在问题之后,冯素琴等人一直便潜意识地认为,送的炉子必然是和许府后厨寻只正在使用的铁炉子一样的。如今许梁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冯素琴等人才知道原来许梁早有打算。
屋子内沉默一阵之后,王启年忽然惊呼起来:“啊,下官知道了,主公坚持要将蔡掌柜的陶器厂一并买下,原来就是为了生产炉子。”
许梁赞道:“恩,儒子可教!”
几天后,定军山上最大的一处煤矿广场上,聚集了近三百多矿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