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返回汉中-《明末强梁》


    第(3/3)页

    许梁感慨地道:“一个月前,本官见着蔡员外的时候,蔡员外还是几家工场的大老板,不想这才一个月过去,蔡员外居然惹上了官司,人生际遇,当真是难以捉摸啊。”

    蔡冒神情黯然,想到自己被逼无奈,已经关停了的煤矿,心都在滴血,给了许梁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道:“世道艰难,草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许梁看着蔡冒道:“方才在公堂之上,本官听闻蔡员外的煤矿已经关停了,陶器工场还有砖瓦厂也处于半开半停的状态。本官想请问蔡员外,以这种情况,蔡员外还能坚持多久?”

    还谈什么坚持多久,要是一个月的时候再筹不到银两,我就得卷铺盖跑路。蔡冒心道。

    许梁说中了蔡冒的伤心事,当下也不顾许梁的身份,抓起桌上的茶水,一口就喝光了,重重地放下茶杯,蔡冒苦涩地道:“大人您在公堂上也看见了,知尊命我一个月之内筹齐拖欠的工人工钱,可大人你看草民现在这副样子,若能筹到钱,哪里还会拖欠工人工钱。唉,不瞒大人说,草民已经打算找个买主,把那处煤矿转手让出去了。”

    “哦?”许梁听得神色一动,问道:“那蔡员外可曾找到下家?”

    蔡冒苦笑道:“大人刚从西安府回来,还不清楚汉中的状况,似草民的煤矿这样的情况的矿场已经关门了四五家了。以往开煤矿挣钱的老板基本上都难以维持了,不少人都在想方设法的脱手。”

    许梁听了,便知道蔡冒其实还没有找到买家。便沉吟一会,若有所思地道:“蔡员外,我倒对经营煤矿挺感兴趣的,蔡员外若是还没找到买家,不妨带本官去你的煤矿看看,兴许本官接手过来。”

    蔡冒听了,神色先是一喜,随后想起什么似的,迟疑着道:“呃,大人,您是官家身份,您开煤矿,朝庭允许吗?”

    大明朝庭对于官员经营商业,一直是明令禁止的,这一点,蔡冒也是知道的,以是,对于许梁的提议,蔡冒便存在疑问。

    许梁盯着蔡冒员直直地看,眼里有审视的意味。蔡冒在许梁的眼光之下,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忙低下头赔礼道:“呵,这是大人您的事情,草民多嘴了。”

    许梁盯着蔡冒看了许久,看得蔡冒头上冷汗都下来了,才哂然一笑,道:“朝庭明令官员不得经商,蔡员外有此顾虑,也是情有可原。”说着许梁转而看向窗外,云淡风轻地道:“不过蔡员外还是多虑了。本官说要接手你的煤矿,却不一定要本官自己经营,本官自然能够找到人替本官经营。”

    许梁如此一说,蔡冒也明白过来。朝庭禁令归禁令,但朝中的那些大人们哪家不得暗自经营着一些营生,只不过都不是由官员自己出面罢了。一般是由官员的旁支亲戚,或者是府里的管事,下人们经营,而官员本人都居于幕后,坐收其成。

    这种事情,在两京一十三省,并不鲜见。

    有了许梁的这一番话,蔡员外也就放下心来,当即许梁与他约定明日一起去定军山上现场参观蔡员外的煤矿,两人便分开了。

    回到汉中道衙门,王启年终于忍不住了,问许梁道:“主公,您经营煤矿这事,若是让朝中的御史查觉了,引起弹劾,这事可就可大可小了。”

    许梁看着王启年,正色地道:“启年,你要记住,经营煤矿的人是本官的夫人冯素琴,本官只是在其中搭桥牵线,并没有亲自参与。都察院的御史即便发现了,本官也有得是说辞。”

    王启年愣了愣,欣喜地道:“主公能想到这一点,下官非常高兴。”

    许梁嗯了一声,转而吩咐王启年道:“这样,启年,你给平凉老家去个信,把大夫人和罗百贯叫到汉中府来。哦,还叫他们调拨五万两银子过来,本官有用。”

    “是。”王启年听到许梁轻飘飘地说着五万两银子,心里便一哆嗦,暗道,这主公也是个有钱的主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