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洪巡抚变动-《明末强梁》
第(2/3)页
那中年文士便上前拱手道:“下官何准,见过许大人。”
许梁听得是洪巡抚的好友,而且洪巡抚如此郑重地向自己介结,便知道这两人关系肯定极为深厚,便急忙虚扶起来,连声说道:“何大人太见外了,许某视洪大人如同兄长,何大人直唤许某一声许梁便足矣。”
“许大人客气了。您是从三品参政,何某仅为区区正五品按察佥事,礼不可废。”何准道。
许梁还待客气,洪巡抚便笑道:“咱们也别站院中说话了,快里面请。”
三人进了客厅,客厅里早就备下了一桌宴席,洪巡抚招呼许梁和何准入座,洪巡抚略微说了几台开场白,三人共饮一杯。
许梁便急不可奈地径直问道:“中丞,您是准备搬家吗?”
洪巡抚看了许梁一眼,眉头微皱,轻叹一声,道:“原本我是打算去信告诉你的,如今恰好国忠你回西安府主持秋闱筹备的事情,那正好在临走前召你过来聚一聚。”
许梁听得脸色一变,“中丞你的意思是要走?”
洪巡抚缓缓点头。
“去哪?”许梁追问道。
“平调延绥巡抚。”洪承畴道。
“啊?”许梁吃惊地道,“怎么这么快?此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洪承畴看上去对这份调令也很不满意,道:“吏部的调任行文三天前刚下来。”
这时,按察佥事何准也感慨道:“一个月前何某离开陕西时还听洪兄你在酒桌上意气风发地谈起治理陕西的打算,不想我再次回到西安府,居然就听洪兄说你要调走,唉,官场上的事情,真是越来越说不清楚了。”
许梁沉吟一阵,说道:“我记得中丞你是任陕西巡抚时日也尚短,怎么会突然要调走?”
洪承畴听得神情阴郁,一仰脖喝光了满满一杯酒,哈了口气,看了许梁和何准一眼,沉声道:“西北民军招抚事项进展顺利,三边总督杨鹤威风渐长。然而杨总督一味软弱偏安,许多做法洪某不敢苟同,便向杨总督劝戒了几回……唉。没想到杨鹤这厮心胸如此陕隘,竟然玩这种顺者昌逆者亡的把戏。”
诚然。延绥巡抚和陕西巡抚两个官职虽然都叫巡抚,但延绥巡抚的份量比之于陕西巡抚来说,便大大的不如。
许梁一直以来对杨鹤这人便很不感冒,当即很是愤慨地道:“杨老匹夫最是阴险,只要稍不顺他意,他便要打击报复。自他上任三边总督,我也自问从来没有特别针对他过,你看老匹夫哪回看我顺眼过。”
许梁如此愤慨。而何准作为正五品的按察佥事,平日里连见杨总督的机会都很少,对杨总督便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便不好表态。
不过,何准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是谁来接任陕西巡抚的差事?”
这也是许梁特别关心的问题,便盯着洪承畴看。
洪巡抚沉吟一阵,道:“朝庭尚未决定继任人选,陕西省的一应事务,暂由三边总督杨鹤亲自代理。”
这对许梁来说。真是个坏消息。
洪巡抚见许梁和何准都陷入了沉思中,室内的气氛一时之间便有些沉重,洪巡抚不想把好好的一顿离别前的酒宴搞得这么沉重。便举杯招呼道:“国忠,何准,大局已定,此事再无回转的余地。咱们还想这些破事做什么,来来,喝酒!”
许梁轻叹一声,便陪着喝酒。
吃了一圈菜,三人便不再谈论洪承畴调离的事情,专捡些轻松的话题说。
洪承畴朝许梁道:“国忠你此次主持秋闱筹备事宜。想来国忠你也没什么经验,凡事多听听丁学政的意见。”
许梁看着洪承畴。迟疑着问道:“中丞以为,丁大人此人如何?”
洪承畴想了想。道:“丁世友担任陕西学政近十年,本官从未听说过他出过什么错事。关键是丁世友这个人平素为人正派,没有什么坏心思。许梁多听听丁学政的话,总归没有什么坏处。”
何准也点头附合道:“洪兄说得不错,丁大人值得一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