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筑坝蓄水-《明末强梁》
第(2/3)页
事是好事,然而实形起来却颇多困难。泾州知县林家洛不免皱眉问道:“府台,如此大的工程,是否报备工部,朝庭准备下拨多少款项?”
许梁摇头道:“事情本府已经具折上奏朝庭,至于工部是否拨款,我都诸位大人就不要报太大希望了。”
言下之意,就是朝庭掏钱的概率很小。
“嘶,这样的话,”林知县道:“筑坝的银粮从何而来?徭役工钱怎么给?”
众官员都看着许梁,显然这也是他们想问的。
许梁双手撑在桌上,目光自林家络,贺诚等人身上一一扫过,点击着宽大的地图,许梁沉声说道:“诸位,修筑水坝蓄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关乎着各县民心稳定,也关乎着各位的政绩。朝庭的尿性,诸位都很清楚,不到捅破天的地步,朝庭是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从各地民军作乱,朝庭援兵迟迟不至这一点上,就看见一斑。修水坝这件事情指望朝庭,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修成。平凉是朝庭的,但更在咱们在座的各位大人的。本府的意思,诸位当不等不靠,积极想法子,先组织人手,将河坝修起来。徭役,人手可以发动分到田地的百姓,至于工钱,可以用今年和明年的赋税作抵压。横竖平凉府一年的赋税也收不上来几两银子,便一并充了工钱罢。”
众官员面面相觑,许梁的设想,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众人商议一阵,勉强接受了这个法子。
随后,许梁又向各位知县知州隆重推荐了一种作物,便是许梁自泾州梁家要来的红薯,经过在韩王别院培植,红薯长势良好。许梁决定在平凉府境内大肆推广这种耐旱高产的作物。
将修水坝和种植红薯的任务分派下去,许梁又强调了许多注意的问题,便宣布散会。各州县首脑得了任务。皱紧眉头,陆续离开。
许梁的思路便又落到负气走的京营总兵王朴身上。
“王总兵已离开四五天了。这会该见着陕西巡抚洪大人了吧?”
“府台,”陆同知一脸担忧地道:“咱们如此怠慢王总兵。王总兵到了洪大人面前,肯定会狠狠地告府台您一状的。府台当有所应对才是。”
许梁无所谓地看着陆同知,冷笑道:“朝中要告本府状的官儿多了,本府是那种随便告告便能告倒的人么?王朴那副嘴脸,到哪都是欠抽的德性。依我看,他即便告到洪巡抚那里,洪大人也不一定会待见他。”
陆同知颔首,仍旧提醒道:“大人还是小心为上。”
“这个勿需陆大人操心。”许梁摆手说道。
“说到洪巡抚,连本府都要禁不住佩服洪承畴了。”许梁想起青衣卫早上呈给自己的密报。将陆同知和黄推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一脸钦佩的道:“洪大人上任陕西巡抚之后,联合了咱们平凉府派出去的四万人马,加上陕西都指挥使司召集的卫所官兵,共五万多人,向退回到汉中府的民军发动进攻,短短十多天的时间,官府连连胜利,前天已经收复了汉中城。眼下正率大军清剿流窜至山中的民军……如今据说各地的民军只要看到洪大人的旗号,腿肚子便打哆嗦。”
陆同知和黄推官也欣喜地附合道:“洪大人虽为文臣,却精通兵法,实乃异数啊。以往下官只听说民军听到贺疯子的名号。会颤抖,如今洪大人也杀出了威风了。”
许梁笑得脸色泛白,讪讪道:“民军害怕洪大人与惧怕贺人龙不一样。倒不是因为洪大人作战勇猛,武艺高强。而是有别的原因。”
“哦,什么原因?”陆同知和黄推官惊奇地问道。
许梁看着他俩。神情限难地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洪大人作战,有一个特别吓人的爱好?”
陆同知和黄推官摇头,很茫然的样子。
“洪大人的爱好很不一般,”许梁缓缓说道,“民军害怕洪大人,是因为洪大人杀降。民军死抗到底,洪大人要杀,民军放下武器投降,洪大人还要杀。自洪大人上任陕西巡抚主持剿匪战事至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死在洪大人杀降爱好下的民军已超过四五万人……洪大人杀气如此之重,民军如何能不惧?”
陆同知和黄推官脸色跟着一白,讪讪地笑得很是牵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