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晋级知府-《明末强梁》


    第(2/3)页

    洪巡抚非常自信地大手一挥,道:“如今本官身为一省首牧,些许盐引的事情,也就本官便向户部递句话的事儿,呃,国忠你这么看着本官做甚?”

    许梁的眼神很受伤,忧怨地问道:“洪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朝庭要擢升您为陕西巡抚,是以才敢在盐引一事上大包大揽?”

    洪巡抚老脸一红,顾左右而言他,“说起来,国忠你可知道其实这陕西巡抚的人选该是你的。”

    “恩?这是为何?”

    洪巡抚凑到许梁耳边,小声地说道:“这一切还得感谢三边总督武之望。武大人临走前,向朝庭上了一道折子,举荐本官为延绥巡抚,举荐国忠你为陕西巡抚,只是不知为何,最终我成了陕西巡抚,而许梁你仅公升任了平凉知府。”

    许梁怔住了。自武总督自杀后,许梁已很有些日子没有听到武之望的名讳了,万万没有想到,武之望临死前居然还为自己和洪承畴的仕途出了最后一把力。

    许梁鼻子一酸,感叹道:“武总督对下官的厚爱,下官无以为报。”

    “是啊。”洪巡抚也动情了,眼眶红红的,眺望北方。担忧地道:“请求为武总督追封的折子早就逞往京师了,如今连你我的任命都下达了。为何武总督的事情还杳无音讯?”

    许梁黯然,尽管许梁自认自己在平凉府内可以横着走,但对于京师的那些高官勋贵们,许梁依旧陌生得紧,想为武总督呐喊声援,都找不到门路。

    洪巡抚感慨着对许梁说道:“国忠,说到底你从仕的资历尚浅,在朝中没有大人物支持。升迁任免便极为被动,如今你已是平凉知府,有时间多与朝中的大人们套套近乎,联络联络感情,不求抱哪位大人的大腿,至少也要混个脸熟,这对你以后的仕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许梁默然,洪巡抚说得切中许梁的要害。许梁当官至今,从建昌到镇原。再到平凉,虽然一路走来有惊无险,但终归是举人出身。又没有在朝庭中熬过资历,自然也就与朝中的大人们没有什么交情。

    这样的直接结果便是,无论许梁在地方上做得再好,朝中没有人遥相呼应,许梁的政绩传不到朝中大臣和和内阁大学士的耳中,自然也就很难传到崇祯皇帝的耳中。

    话说,崇祯皇帝还记得许梁是哪根葱不?

    经过这些事情以来,许梁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朝洪巡抚郑重地深施一礼:“中丞大人金玉良言。下官谨记于心。”

    洪巡抚对许梁虚心的态度很满意,捋须点头。轻笑着问道:“天色不早了,本官要起程了。国忠。你还有什么要对本官说的么?”

    许梁想了想,认真地点头。“有。”

    洪巡抚道:“国忠不必与本官客气,有什么要求,但讲无妨,只要本官能满足的,尽可能满足。”

    许梁看着洪巡抚,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怯声问道:“大人哪,年辰不好,许府上也不富裕。”

    “嗯。”洪巡抚点头。

    “您老什么时候把讹我的那两万两银子还我?”

    洪巡抚愕然瞪眼,没好气地道:“本官家里比之你家十分之一都不如,本官没钱。”

    许梁一指巡抚仪仗队伍中的三辆马车,道:“用那三辆马车抵银子也成……下官吃点亏,是啥我都收了。”

    洪巡抚心惊肉跳,猛地一拍额头,仰头望天,喃喃道:“不早了,该启程了。”说罢,不理会许梁鄙视的眼神,大步上了备好的马车,命仪仗队立刻起程。

    平凉城门外,众平凉官员忽见洪巡抚火急火燎地跳上马车,匆匆忙忙地启程走了,居然连向平凉众官员话别的言语都没来得及留下一句。

    平凉推官黄道周疑惑地问道:“府台,您刚刚与巡抚大人聊什么了?巡抚大人为何走得这么急?”

    许梁轻啐一口,斜睨着黄推官,冷冷地说道:“倘若黄大人欠着别人两万两银子,想必黄大人跑得比他还要快。”

    黄道周吃吃笑道:“府台说笑了,下官怎么无缘无故欠别人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