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三渡亡-《位面杀戮者》
第(2/3)页
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法极其难练,但一旦有成,便能蓄力于虚,如掌藏须弥,威力极大。
正在这时,一条黑索从王桀的背后袭来,却是渡厄见师弟遇险,围魏救赵,向王桀发起了攻击。
王桀听得背后风响赶忙使出“蛇行狸翻之术”,就地一滚,脱出索圈,反手一掌,击在渡厄手中的长索之上。渡厄只觉一股沛然大力从长索上袭来,手中的索链登时不受控制,向旁边荡开。
王桀趁机脚下一蹬,扑到渡厄跟前,一掌击向他的面门。渡厄正在尽力操纵失控的长索,一时腾不出手来还击。眼看他就要在王桀手下遭受重创,突然又是一条黑索从旁袭来,却是渡劫缓过劲来,施以援手。
王桀暗道一声“可惜!”身形一转,避过了击来的索链。
渡厄、渡难此时皆已重整旗鼓,他们和渡劫一起挥舞着长索再次组成“金刚伏魔圈”和王桀斗在一起。
只见王桀和三僧在三株苍松间的争斗越来越是激烈,三僧头顶渐渐现出一团淡淡的水气,知是额头与顶门汗水为内力所逼,化作了蒸气,可见四人已到了各以内力相拚的境地。王桀头顶也有水气现出,却是笔直一条,又细又长的聚而不散,显是他内力深厚,更胜三僧。
激斗良久,王桀渐渐发觉三僧的“金刚伏魔圈”虽然精妙绝伦,但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似乎还未达至完美境界。
原来三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人我之分,生死之别,尽皆视作空幻。只是三僧修为虽高,一到出手,总去不了克敌制胜的念头,虽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却无法泯灭,因此这”金刚伏魔圈“的威力还不能练到极致。三僧中渡厄修为最高,深体必须除却”人我四相“,但渡难、渡劫二僧争雄斗胜的念头一盛,染杂便深,着了世间相的形迹,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王桀体内九阳神功急速流动,拍出的掌风越来越浑厚。少林三僧的脸色本来各自不同,这时却都殷红如血,僧袍都鼓了起来,便似为疾风所充。但王桀的衣衫却并无异状,这情景高下已判,倘若他是以一对一,甚而以一敌二,早已获胜。
王桀得了张无忌的一身九阳真气,不但浑厚无伦,更是气脉悠长,愈斗愈盛,最能持久,实可再拚一两个时辰,以待对手气衰力竭。少林三僧拚到此时,已瞧出久战于已不利,突然间齐声高喝,三条长鞭急速转动,鞭影纵横,似真似幻。王桀凝视敌鞭来势,奋力拆解,一时险象环生。
他见局势不利,心下暗自焦急:“这样下去可不妙,看来唯有行险一击了。”
眼见渡难长鞭自身后遥遥兜至,左手疾举,便让这一鞭击中手臂,只是以挪移乾坤之法卸去鞭力,右手挡住渡厄、渡劫双双攻来的两鞭,身子忽如大鸟般向左扑出,空中一个回旋,已将渡难那条长鞭在他所坐的苍松上绕了一圈。
这一招直是匪夷所思,王桀左臂力振,向后急拉,要将长鞭深深嵌入松树树干。渡难大惊之下,急向后夺。王桀变招奇速,顺着他力道扯去。松树树干虽粗,但树根处已有一半被三僧挖空,用以遮蔽风雨。此刻被一条坚韧无比的长索缠住,由王桀和渡难两股内劲同时拉扯,只听得喀喇喇一声巨响,松树在挖空处折断,从半空中倒将下来。
乘着渡厄、渡劫二僧惊愕失措的一瞬之间,王桀双掌齐施,大喝一声,推向渡厄身居的苍松。这两掌上的掌力实乃他毕生功力所聚,那松树抵受不住,当即折断。两株断下的松树连枝带叶,一齐压向渡劫所居的松树。双松倒下时已有数千斤的力道,王桀飞身而起,双足更在第三株松树上一蹬,那松树又即断折,在半空中摇摇晃晃,缓缓倒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