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东柏堂相聚议密事(一)-《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2/3)页

    “回宫。”元善见转身吩咐了一句,早就忘记了来时的初衷,只留给高澄一个背影。

    “去传,崔叔正、季伦、杨遵彦去东柏堂见我。”高澄看着元善见的背影向陈元康吩咐。

    陈元康不敢违逆他,应着去了。

    高澄也忍着伤痛上了车,牛车往邺城方向而去。高澄在车里几乎瘫软,他看了看身上已经不像样的袴褶,再想想刚才元善见说的话,他没心思去想别的,只想着快些进城,回东柏堂,和心腹们好好议议和宇文黑獭再战的事。

    雨下个不停,雨势慢慢转大。长安城大丞相府中主母、长公主元玉英看似安静,其实心里还是有点焦躁。此时此刻,皇帝元宝炬率百官郊迎,凯旋的大丞相、她的夫君宇文泰已经回到长安。她甚至能想象得出来那盛大的场面。

    元玉英的心情却不是一味的喜悦。说不清楚心里究竟是喜是忧,或者有喜亦有忧,总之她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以言喻。但从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看到主母安坐等待郎主的归来,安静而镇定,与以往并没有不同。

    大丞相府中,人人都恨不得昂首阔步。沙苑一大胜,安定了久久不能平稳的人心,安抚了底气不足的皇帝和百官,大魏的局面从此将为之一变。将大魏社稷推进到这一步的正是他们府中的郎主、大丞相宇文泰。奴婢们的心里都是有喜而无忧的。

    “夫人!”奴婢满是喜气的声音传来甚至有点激动。

    安坐于相府正堂等待夫君的元玉英听到这声音却没有立刻回应,她还是稳坐不动,表面看不出来有一点激动和焦灼。等到那只闻其声而未见其人的奴婢从外面进来,才抬头看她一眼问道,“何事?”其实她心里已经能猜到,是她的夫君回来了。

    果然,奴婢压着仍然喜不自禁的语气,回道,“夫人,郎主已经到府门口了。”府门口距离正堂并不远,所以她才三脚两步地急急赶来回话。

    元玉英心里一颤,她忙站起身来,准备出迎。可就在这个时候,她忽然觉得胸口急剧地狠狠一痛。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一霎时冷汗都出来了。但她并没有声张,让人一点都看不出来。

    到底还是被南乔瞧出了端倪。南乔是个稳重又聪明的人,她一句话没多说,只是很自然地上前一步,扶住了元玉英,像是要扶着她走出去迎接郎主,而不会让人觉得她扶得突兀,是长公主出了问题。

    元玉英很自然地被南乔扶着走了出去。好在那种剧痛只是一时之间的,等她走到庭院里的时候那种剧痛已经消失了。元玉英扫了一眼庭院里,小公子、小娘子、妾室,还有奴婢们,几乎全府里的人都在这儿了。

    她一眼看到了叱奴氏的影子。云姜还是素面淡妆,不敢有修饰,身上也还是常穿的艾绿色衣裳。说起来毫不起眼,但不知道为什么,元玉英打眼一看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云姜。反倒是姬妾们盛装艳服地济济于一处而让人分不清你我。

    姬妾们当然个个都兴奋、喜悦,但又不敢过分在夫人面前显露出来。姬妾太多,平日也都难得能服侍丞相。丞相政务繁忙,对于有的不得宠的姬妾来说,连见一面都难。除了生育子女的还好些。

    大丞相现在府里有两个儿子,除了嫡夫人元玉英的儿子、嫡长子陀罗尼,还有庶子。居府中的庶子名字叫统万突,其实倒是庶长子,母亲是妾姚氏。

    元玉英看着两个小公子,不知道怎么又是心里一痛,神思险些就又要飘远了。但她还是把持住了自己,定神又往外面走去。

    究竟还是神思飘远了。想想在洛阳与夫君宇文泰刚刚成婚时,每每他回府,她必执妻之礼相迎。那时候是何等的恩爱和睦。要紧的是二人心中无隙,她也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和担忧。最关键是因为那时候的她很明白自己心里期待的是什么。她要一个和她同心同德的夫君,难得他们彼此钟情恩爱。所以她要襄助他扶社稷、安天下,成为国之柱石。今天元玉英恍然明白了,所谓权臣与柱石只有一念之差。

    宇文泰,游侠年少,有长公主这样的贤妻,是件得意事。他每次回府来,她总是这样出迎。既便皇帝把她赐给他为妻,他知道内中关系利害,但他还是对这个贤妻敬爱有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