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平等-《大明1630》
第(3/3)页
“第一桩,厂房里的工人乃是良民,若非犯了重罪,不得施以鞭杖之刑,也不得随意克扣薪饷,致其妻儿短少了衣食!若有私设刑罚、克扣薪饷之人,军法从事!”
“是,大人!”
“第二桩,将厂房里的工匠按照手艺熟练好坏分为五等,各自薪饷衣食不同,每年春秋两季,予以考核,手艺精进者晋升,手艺退步者左迁!“
“是,大人!”
“工匠子弟过十岁者,便可将其送到场中,跟随父兄学习手艺,衣食由公中供给!”
“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呀!“
刘成话音刚落,厂房里顿时跪了一地,工匠们纷纷磕头谢恩,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从刘成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尽早的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为自己所用,而在这些工匠们看来这无异是一大德政,减轻了负担,至少省下了衣食钱,还多学了一门手艺。
“都起来吧!”刘成做了个虚托的手势,沉声道:“如今正逢乱世,多少人颠沛流离,衣食无着。我刘成起兵不光是为了外讨鞑虏,内平流贼,还希望能够还世道一个清平,让勤快人都有一碗安生饭吃。你们来这里之前都是吃过苦的,知道外边是什么样,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也不为过。要做到这一点,光凭我刘成一人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农夫好好种地、铁匠专心打铁,将士拼命杀敌,大家一起出力才能把这个世道变好!大伙愿意助我刘成一臂之力吗?“说到这里,刘成双手抱拳,向众人做了一个长揖。
刘成这番话十分浅显,场中就算是最愚昧无知的在身旁同伴的帮助下也能懂个七八分来,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肃穆起来,庄重的跪下回礼。数千年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他们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愿望,那就是能够有一碗安生饭吃,为了这个简单到有些卑微的愿望,他们愿意付出汗水、心血乃至生命;如果最后连这个愿望也达不到,那这些平日里看上去淳朴善良到像一群无害绵羊的人们就会变得无比的残忍和凶暴,将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切都摔得粉碎。对于这种现象,杰出的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李世民先生用八个字来形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任何一个想要解决古代中国问题的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反过来说,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的人在古代中国也没啥解决不了的了。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