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不被看好的蔡睿宸(七更求打赏-《红警之从废土开始》


    第(2/3)页

    但实际上,只有一部分的专家肯定了未来科技集团这一次的运载火箭的测试。甚至还分析了这一次令全球都深感意外的回收过程。

    从发射中心发射的火箭,又要精准的回收到发射场地中,这个难度将运载火箭回收技术的难度。提高到了极致。

    要知道地球是在转动的,火箭发射也不是直直的升空,要是火箭不调正轨道,直接落下来。那和刻舟求剑的效果一模一样。

    但是调整轨道的技术。加上回收火箭的技术加起来,又是一个超级技术难点。

    因为这两个技术,都需要发动机必须预留燃料,同时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必须要具备每一个功率的自由转换,还需要计算机最精准的计算和控制。

    而这两个技术全球也没有几个国家拥有,并且将其真正运动到运载火箭上,也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亚马逊。

    要是将这两个技术组合起来,那难度觉得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首先一个就是发动机的工作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要留下更多的燃料给发动机使用。这可不是单纯的加大发动机的推力增加运载火箭的燃油装载量这种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的。

    这涉及到各方面的数据是否合理,运载火箭毕竟不是汽车,只有有动力和四个轮子,就可以在马路上行走,否则的话,当年第一枚远在火箭升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计算那么多年的引力和速度的关系了。

    能够将两个技术结合起来,达到真正的将运载火箭回收起来,未来科技集团在这个方面,明显再一次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要知道科技的发展,本来就是朝着越来越方便,便于生活,减少生存成本的方向努力。

    相对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每次都要在其他发射场回收或者是在船上回收,未来航天公司的这一次运载火箭回收,更加符合这样的规律和更大降低成本的要求。

    不过,尽管这一次未来航天公司的表现,称得上十分的完美,但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的所谓专家,依然不看好未来航天公司的水平。

    理由十分的简单,甚至也有最明显的案例,那就是亚马逊,亚马逊第一次发射可回收利用运载火箭的时候,也是成功回收到发射场,不过这一次的发射,运载火箭只是离开地面一百公里,同时也没有搭载任何卫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