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重用容闳-《龙腾1856》
第(1/3)页
阿思本舰队到达中国后,李泰国飞扬跋扈,但在曾国藩和曾纪泽、左宗棠等人的极力反对声中,清政府以“中国费数百万之帑金,竟不得一毫之权柄”,“中国兵权不可假于外人”等为由,拒绝其要求,并照会英国阿思本舰队取消。
当时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及美国公使蒲安臣曾尝试调停亦不果。最后舰队解散,按负责调停的美国公使蒲安臣安排,各船准备返回伦敦低价拍卖处理;清政府付各军官水手遣散费七十万两白银,曾纪泽准备找容闳代表大汉国将这支舰队买下来。
李鸿章派人去找容闳后,曾纪泽松了一口气,开始总结淮军的缺点,拿下苏州后,曾纪泽率兵北上的战役,相当于实战演习,这些战役暴露了淮军的不少缺点。
先是在武器使用能力上,经过短暂训练的淮军,虽然在日常训练中能够免强完成射击动作。但在面临实战时,使用比鸟枪较为复杂的新式恩菲尔德式步枪,却让他们在使用时不够连贯。从瞄准、装弹、射击等各方面,都只能挥新式武器不到三成的先进性能。而淮军的这些缺点,就间接导致了弹药的不必要消耗。他们对洋枪的使用虽然比太平军和清兵要好得多,但跟洋人比,还是有差距。
当然,让淮军能够熟练用好先进的西式洋枪洋炮,这还需要一个训练与实战过程。
另外,曾纪泽已经在上海也建立了江南军械所,最终设是在上海建一座属于淮军自己的兵工厂,能够为淮军量产一种与西方同等先进的步枪。
现实的问题,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来解决,曾纪泽并不心急,此时距太平天国的覆灭还有一大段时间,他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把淮军建设成一支不逊于洋人的近代化军队。到了那时,即使曾国藩仍然执意要裁撤湘军,那他的淮军也可以取而代之,而为他实现最后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那天,曾纪泽在他上海的临时巡抚官邸中谋划将来的一切,李鸿章满脸喜色的前来,“大公子,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曾纪泽的目光离开了桌上的地图,笑道:“是什么好消息?”
李鸿章笑着摇头道:“你一直找的那个美利坚的容博士,我给你找到了。”
曾纪泽怔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忍不住拍了拍李鸿章不太坚实的肩膀:“少荃呀,真有你的,快请他来见我。”
“他人就在外面。”李鸿章与曾纪泽年纪相差不大,彼此间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朋友间的随意。
过不多时,李鸿章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男人进来。那人穿着西式的服装,戴着一副眼镜,目光中透露着一种睿智,全然没有国人者那种腐朽之气,从头到尾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印象,但是个子不高,曾纪泽目测容闳身高不过一米六。
容闳穿着洋装,但外面却套了马褂,仍然向曾纪泽行了大清的礼仪,道:“容闳见过巡抚大人。”
容闳,字达荫,广东香山县人。那个年代,机遇大多来自命运,还有偶然。因为读不起收费的私塾,容闳只好去读当时没人读的传教士开办的洋学堂,少入澳门马礼逊堂,从七岁一直读到十八岁。道光年间,耶鲁毕业的洋学堂校长因健康原因要回国,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深造。这样,没有钱、没有任何背景的容闳漂泊到了大洋彼岸,随传教士赴美留学,学英国文学专业,咸丰四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