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勾心斗角-《龙腾1856》


    第(2/3)页

      载垣问道:“如何对付恭亲王?”

      肃顺哈哈大笑,说:“我们找人参他利用对外全权大臣的职务,联合洋人,背叛朝廷就行。这一次,他可没少给洋人好处。”

      于是,怡亲王等人在咸丰皇帝面前屡进谗言,称慈禧与二十五岁、长相俊俏、年轻健壮的旗人侍卫长荣禄私通。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军人世家,起初在宫中当差。有一次,宫中发生大火,刚好荣禄当天值班,他率领众侍卫奋力灭火。恰在此时,咸丰皇帝在远处督察救火情况,他遥望一人身着绛色官袍,不顾个人安危,在火海中不断进出抢险。于是他询问身边御前大臣,这个年轻人是谁。下属告知此人叫荣禄。不久,咸丰便召见荣禄,提拔他当了侍卫长。咸丰皇帝仓皇出逃到热河,荣禄作为侍从跟随护驾,担任神机营翼长,指挥卫队保护皇后和妃子们的安全,他跑前跑后,早晚不离左右,凡是外面送来的食物用具等,他都要亲自检查。

      慈禧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觉得荣禄敬业守职,忠实可靠,心中就有了几分好感。但慈禧也是处处谨慎小心,她从不与荣禄公开接触,而是由自己亲信太监安德海作为传递信息的中间人。

      肃顺等人在皇帝面前举乾隆皇帝一位年轻妃子因怠慢母后,招致终生监禁的例子,希望皇帝能够严厉处置慈禧与荣禄暧昧一事。他们在皇帝耳边谗言不断,咸丰帝当时身患重病,不可能对这些谗言无动于衷,他对自己的宠妃与荣禄间暧昧的传言愤懑不已,下令追查,但最后也没查出什么,咸丰皇帝对慈禧多了一份信任,对载垣和肃顺等人的诬告大动肝火。

      与此同时,慈禧还假装对政事不理不问,漠不关心,又对怡亲王载垣毕恭毕敬,而且,慈禧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交由怡亲王的福晋抚养。怡亲王的福晋也正是缘于此才被传唤至热河行宫的。怡亲王自以为控制了慈禧的儿子,也就是儿皇帝,消除了对她的疑心。

      怡亲王与皇上的弟弟恭亲王历来为不共戴天的政敌,他们对付完慈禧,立即转变攻击目标,在皇帝面前极力抨击诋毁恭亲王,说他有叛国行径,利用对外全权大臣的职务,联合洋人,背叛朝廷。

      肃顺等人的下一步计划是将京城的洋人斩尽杀绝,并将恭亲王等人全部处死,至少也要将他们终生监禁。为此,他们提前便拟好一份诏书,令自己的计谋合法化,其中还提出了实施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准备等皇帝驾崩后立即颁布。但在这件事上,他们遇到了阻碍。

      原来,肃顺等人造谣慈禧和荣禄私通,反而让咸丰皇帝觉得慈禧孤儿寡母可怜,对肃顺等人也有了戒心。为此,咸丰皇帝将自己所用的两方小玺“同道堂”、“御赏”赐给儿子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同道堂”就由慈禧代管,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意指任何诏书惟有盖上此印才会拥有法定效力。也就是说,如果缺了这两个玺印,颁发的任何诏书都等于一纸空文。

      那年夏天,咸丰帝逗留热河,不愿回京。甚至连京城祭祀先祖的事也交由恭亲王代行处理。后来,钦天监奏称星象呈现吉兆:日月同升,五星联珠(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向),咸丰帝下谕回复:“本年五月。钦天监奏,彗星见于西北,仰惟天象示警,方滋兢惕。兹复据奏日月合璧,五星联珠,自非虚词附会。惟念朕御极之初,即以侈言符瑞为戒。矧值东南贼匪,未克殄除,眷念民生,惟增矜恻。即使星文表瑞,实为世运亨嘉之兆,亦惟有夕惕朝乾,冀邀上苍眷佑。如逆匪速就荡平,黎民复业,年谷顺成,休应孰过于斯,其不必宣付史馆。用昭以实不以文之意。”

      六月初五,也就是咸丰帝的三十寿辰当日,一大早,诸臣前来觐见祝贺,慈禧并没有参加,她趁此机会秘会了恭亲王。当时荣禄站在慈禧一边,为慈禧的命运而担忧。他不时向慈禧打小报告,建议慈禧先下手为强,干掉八大臣,以绝后患。慈禧采纳了荣禄的意见,立即召身在北京的奕䜣恭亲王来热河商量对策。

      恭亲王借为皇帝贺寿来到热河后,却受到肃顺等人的阻拦,别说见慈禧,就连宫门都不让他踏进半步。聪明的荣禄想了个办法,让恭亲王男扮女装,才混进行宫里见了慈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