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楚王-《华锦里》


    第(2/3)页

    “是!”

    “兹有兵马大将军宁国公,率军指挥剿灭突厥十万大军,赏赐良田三百顷,黄金一千两,恩荫一个正五品官、一个正六品官。”

    宁国公出列行礼,脸上带着喜色,“臣谢主隆恩。”

    的确是隆恩了,宁国公的爵位已经是世袭罔替了,在爵位上是升无可升了,本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就曾立下铁律,不得赐封异姓王,所以爵位不能动,承德帝左思右想之下,才决定赏封了这个赏赐。

    良田三百顷和黄金一千两都不算多,不过承德帝知道大军从突厥王庭搜刮进贡的那些诸多珠宝,大军私底下已经瓜分了三成,这是惯例,承德帝也没有追究,于是在赏银上并没有给多少。

    重要的是恩荫的那两个的官职,一个正五品官,一个正六品官。

    不要看五品官和六品官很小的样子,只需要看一届头三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若是普通的进士,那么一般头三年还要进翰林院做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馆考核之后才能决定授何等官职。

    按照一般散馆之后,庶吉士分派到各地当县令,县令是正七品,一任三年,如果评选为优,下一任就能升同知,同知是正六品,一任三年再是优,下一任升知州,正五品。

    要这么一路晋升,不仅评选要优,还要有强大的靠山,不然一个萝卜一个坑,天底下做官的人这么多,为何要升你?

    从寒穿苦读十几年,考上进士及第,到成为一个五品官,最快也要九年。

    而京官的五品历来都比地方的五品高半级,这是惯例。

    宁国公府武将出身,不是每个勋贵家都能像舒鸿煊那样,靠着真凭实学考了一个三元及第的。

    对宁国公来说,在他死后,也不知道家中后辈能不能撑起国公府的荣耀,如今能有一个恩荫五品官和六品官,比那些赏银更让宁国公欣喜。

    有实权,有本事,才能让人看得起。

    宁国公心中琢磨着,回去就好好调教一下孙子们,嗯,最好就能跟舒鸿煊和五殿下有交情最好不过。

    “先锋将军周廷昱,带领三千虎贲军偷袭突厥营地,歼灭五万突厥士兵,生擒突厥两将军阿洪及古尔、兵马大元帅库尔班,后率领两万骑兵奔袭突厥王庭,斩突厥可汗苏里唐,灭突厥王庭,灭一军一国之功绩巨大,特晋封周廷昱为楚王,世袭罔替,赐封地山南道江陵府,食邑一万户,田庄二十座,果园山头十座,享岁银万两,亲卫两百。”

    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

    这样的赏赐出来,众人一惊,继而又觉得很合理。

    且不说本朝的皇子,一般都能得到亲王爵位,就跟承德帝的弟弟怡亲王一样,但这种亲王爵位都是降级承爵,最后一直到镇国公为止。

    周廷昱立了这多的战功,连突厥都灭了,让大夏的版图又添上了一块地,这样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他拿得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