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因材施教-《华锦里》
第(2/3)页
舒嫣华福了福身,“哥哥慢走。”
舒鸿煊转身往门外走,清笔和清墨都规矩的守在百雨金轩院外,见主子出来,连忙跟上去。
“清墨,你留在这里拿夜宵。”舒鸿煊吩咐清墨一声,带着清笔回了自己的拂云居。
清墨停下脚步,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站着等候。
........
转天一早,舒嫣华就收拾妥当,带着春儿和夏儿两个去临香堂。
临香堂是以前她们姐妹读书的院子,来到临香堂的时候,舒妍玉和舒燕巧也正好带着两个丫环来。
杨锦程毕竟是年轻男子,虽然大夏朝的风气很开放,侯府也不会让家中的三个小姐与他独处一室。
所以三人带的丫环全都跟着她们一起上课。
舒二叔也事先给杨锦程打了招呼,当然,舒二叔说的话很好听:“家中的几个丫头自小都是娇生惯养的,没有人伺候估计就一团忙乱了,就让那些丫环进去伺候吧,省得她们不懂事气着了你。”
正间很宽敞,墙壁正中挂着孔子的画卷,下面是先生坐的书案。
然后是一字排开的三张书案和椅子,这是舒嫣华三姐妹上学堂的座椅。她们带来的丫环都一字排开站在各自主子后面,紧贴着墙壁。
舒妍玉和舒燕巧见到舒嫣华叫了一声:“大姐姐早。”
舒嫣华脚步不停,微笑颔首。舒嫣华走到进门的第一张书案后坐下,自己把文房四宝一一摆好。
舒妍玉坐在第二张,舒燕巧坐在第三张。
门外的丫环声音响起:“杨先生到。”
就见杨锦程穿着一身素净的棉布衫走进来,手里拿着几本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