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夏侯心思-《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第(2/3)页

    夏侯惇在“诅军丁家”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没学到,但大致了解了所谓的“巫”。

    “诅军丁”的巫祝,其职能大约可分为五种:交通神鬼、卜凶问吉、辟邪禳灾、祭祀丧葬、治病救人。

    所谓“交通神鬼”,在夏侯惇看来就是个笑话,因为亲眼看到一位“迎河神”的丁家巫祝,失足落水而死。

    至于辟邪禳灾、治病救人,他幼年就体会过,不足为信。

    祭祀丧葬,也只是礼仪主持,无半点神异之处。

    只剩下那“卜凶问吉”。夏侯惇经历无数次后,也没了兴趣。

    越地最常用的占卜法,是“鸡骨卜”。“诅军丁家”犹善此法。

    具体的流程,是卜者将鸡宰杀后煮熟,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若似人形则吉,不似则凶。

    来占卜的越人,尽信无疑。而夏侯惇则多次追踪对比、反复勘察考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占卜,就是一门话术”。

    大失所望的夏侯惇返乡归家,此后数年,都一心扑在武艺上。

    再待后来“尸解仙”的修行法门流传在东汉十三州的大地上时,他才稍稍转移了一下注意力。

    但是他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燕大王分发仙宝”的消息传来,直到他赶来白虎山,直到他被冰封之后,终于有了转机。

    仙法,真正的仙法,出现了。

    来之前,好友曾将燕大王的仙法斥为“障眼的戏耍杂技”。

    什么是戏耍杂技?

    郡县中的闹市里,豪门大户的庭台上,那些倡伎所做出的匪夷所思的动作--飞丸跳剑、披胸受刃。

    当然了,还有传自极西之地大秦国的“口中吐火,自缚自解”;或者西南夷掸王国的“幻人”,所拥有的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的幻术。

    然而,夏侯惇亲身感受到的“冰霜仙法”,不是与政事纠缠不清的天文阴阳之术,不是乡里之间闹剧一般的傩戏,更非这些障眼的杂耍。

    那是真真正正的仙法,夏侯惇追寻了很多年的“真正法术”。

    为了它,夏侯惇愿献出自己的所有--资财、武艺、名望,所有一切。

    抱着这样的心态,夏侯惇来到燕小乙的台前。

    他首先看到的是潘凤,一个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伤势的潘凤。

    夏侯惇一愣,然后就想明白了。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燕大王“一指疗伤”仙法的功劳了!

    他的心里因此更加的火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