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举荐-《汉末之逆臣贼》
第(2/3)页
孔洵想去长安看看,不过这只是他的想法,能不能去要问问他家大人。
最后,王安打算把王家庄交给田大郎和二丫打理,他们二人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开始独挡一面,这是他们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二人会在王安前往长安前完婚,以此来祝王安好运。
王安决定带大丫前往长安,看看能否见到大丫的家人。
新都侯府,夫人王氏也知道了萧育举荐王安出仕的消息,与王莽商量办法:“侯爷能否上书朝廷,拒绝征召?”
王莽摇摇头:“本侯已经几次拒绝朝廷征召长孙,若再拒绝征召叔孙,会落人口实,他们会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朝廷不拘一格启用人才,新都侯却不愿自家儿子出来为朝廷效力,致朝廷于何地,致太皇太后于何地,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本侯百口莫辩,叔孙则再难出仕。”
夫人着急道:“能否上书朝廷,就说三郎体弱多病,不能参加智谋将帅科,请求参加贤良方正科,如何?”
王莽苦笑道:“你觉得你那个要么下地,要么看工坊,每天看书不到一个时辰的儿子,考得过那些寒窗苦读的名士?考不上,有人会说,当初叔孙为何不拒绝征召,浪费他人的机会;考上了,有人会说,叔孙怎么比得上那些名士,肯定有人为了讨好王家而录取叔孙。总之贤良方正科叔孙无论如何是不能参加的,还是留出名额让给寒门士子为好。王家不缺为官之人,缺的是名声。”
夫人大感失望:“这可如何是好?”
王莽安慰夫人道:“南郡也只是盗匪多而已,只要小心行事就可平安无事,安然度过几年任期。当年冯野王不就很快离开了当阳吗?”
“也只好如此了。”
皇帝接到萧育的奏章,显得很高兴,他找来石寿:“石公公,你出的主意不错,如今大臣们都忙着为自家子侄正夺好处,顾不上立储之事。”皇帝拍拍奏折,“南郡之事可是公公安排?”
石寿否认:“前些时日,有人以新都侯之子王安的名义两次将几名南郡通缉要犯的首级送到南阳太守府,故而萧育记住了王安的名字。第二次时还曾召见过领赏之人。”
“此事可曾查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