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到达景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考虑时间有点晚,刘承君花钱请了一个姓韩的女导游,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说话很好听,也不贵,六十块钱。 有导游介绍,自然可以少跑冤枉路,进景区门口的时候,两个保镖就没进去,而是守在门口的车上,车上实在买了太多东西,没人看着,跟着实在不安全,再说,景区里面安保应该没问题的。 反正说了,就这么一个出入口,有状况,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去,来这里是临时决定,打死他们也不相信,有人能提前预测并作布置,要真有那样的,他们两个也白给。 韩姓导游带着三个人上了一辆游览车,虽然贵了点,考虑到步行累和节省时间,他们都没反对。 还别说,这个景区正如介绍的那样,确实有些值得可看的,一路走走停停,拍几张照片啥的,玩得也算可以,就是这个导游时间意识太强,老是催促,刘承君心里有点不高兴,但李梅说了,咱本来就晚了,估计是要玩儿的地方多,人家也是好意。 王馨也觉得自己老妈说的在理,出来玩儿,就别讲究什么,也劝了刘承君几句。 那就玩儿呗,刘承君没在意,他也觉得岳母说的大概是对的。 人家导游不是也说了吗,天色不早了。 一个小时后,韩姓导游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庙说,这个景区就依托这个庙建成的,很灵验,既然来了,就去烧柱香,祈个福吧。 两个年轻的或许没想法,李梅对这个很上心,人年岁大了,希望的就多,寄托的也多。 再听导游说,要进庙还得登上九十九台阶,很有说道之类的,价格也不贵,李梅拍板说,去! 爬上台阶,几个人确实觉得这里和一般的庙宇不大一样,人很少。 刘承君觉得奇怪,就问导游为什么这里人少? 韩姓导游说,庙里的大师喜静,一般的团队不大愿意接待,只有她们这种本地的导游才知道,带来的人少,也就算了。 不灵验都不成,人家这得都是得道高僧。 不仅李梅,就连刘承君和王馨都心生敬佩了。 进了庙门,韩姓导游就喊,“有人吗?有香客到了。” 不一会儿,一个小和尚就从厢房出来了。 韩姓导游说,我就不进去了,在门口等你们。 李梅点头,嘴里还说感谢之类的。 刘承君也认为这个导游人性不错,算是替游客考虑周全的。 小和尚就跟韩姓导游点了下头,转身就带着三个人去上香,一点也不热情,但也没拒人千里之外的劲儿,很符合导游说的,人家大师们不喜欢闹。 三个人都觉得这次可能拜到真佛了,越发的心诚起来。 小和尚很敬业,在大殿外,轻声交代了些庙里的规矩,还带着三个人参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带着三个人拜,连如何合掌,如何叩首都教的很仔细。 必须是高僧教出来的,忒规矩。 拜完佛,小和尚带着三个人来到神台前,说可以求个签,每个人要十块功德钱,自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