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二百二十七,理论联系实践-《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第(2/3)页

    ——————

    再次踏进程力老大的办公室,待遇没变,程老大还是白眼欢迎人。

    王老实对程老大还是很佩服的,不是别的,这家伙对自己班里的学生很负责任,就冲这点,也值得尊敬。

    程力说话很直接,“系里有意在你的华夏未来开设国学课程,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国学?

    王老实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倒是有国学热,可国学是什么,王老实自己大体上也就有点非常毛粗的概念,具体的是一句也说不上。

    但有一句话,王老实认同,一个人的思想、人格、胸怀,最终决定他的事业高低与成败。

    国学能不能解决这个,王老实心里没底,但是开设这个课程,他是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

    以后就要开遍世界的孔子学院,不就承担了这个文化输出的任务吗。

    那是国家大战略,华夏未来开设这个课程,绝对符合大潮流,又当弄潮儿啦!

    王老实拍着胸脯说,“开设课程我没意见,问题是,教授们有那么多时间吗?而且华夏未来分校数量也多,恐怕师资上跟不上————”

    程力立即鄙夷的打断王老实的话,“你觉得让教授们去教小孩子?”

    王老实顿时没话说,是有点过了。

    国学是由浅入深的学问,让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去教授孩子们,已经很富裕了。

    不过,王老实还是不放心的问了句,“他们行吗?”

    程力撇着嘴说,“你以为都跟你一样不学无术?”

    得,没法好好说话了,王老实再不敢胡说,还是让华夏未来和京大来谈吧,那样对等,绝不会像程力这样态度恶劣。

    国学,这玩意儿被很多人直接解释成儒学,王老实读书不多,也知道偏颇了,但以儒学为主是真的。

    从王老实个人的知识层面儿来看,儒学的传承遭受了几次重大的打击。

    秦朝那次比较狠,断子绝孙的招数,直接焚书坑儒,闹腾的很过分。

    损失大,恢复也快,主要是秦朝自己个儿命短,没多少年就完蛋。

    但要想看到儒家在秦之前的典籍,作者建议请去始皇陵里翻找。

    再后来就是佛教盛行的唐中后期,从皇帝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趋佛成风,儒家道统几乎被灭绝!

    但是,最伤害最深的不是这两次,而是满清完蛋之后,那时候儒家学说等同于民族落后愚昧,有一个例子说明了很多问题儿,儿子回家不管老子叫爹,而是喊名字,似乎这才是平等民主。

    王老实不懂这些历史的对与错,就知道国学这个词儿会越来越热。

    华夏未来开设这样的课程,不但可以跟上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趋势,还能巩固自身的层次,京城大学合作办学单位,这要多牛!?

    这股子热情到了华夏未来被王东云一碰冷水浇了过来,醒醒吧。

    王东云说,“华夏未来是艺术类学校,说句难听的,咱的学员里面,真学习好的就没几个,大都是奔着特长生那条路去的,你觉得有几个人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去学这些个对考试无用的课程。”

    王老实反驳了,底气不怎么足绷,“国学对提高孩子的自身修养是很有益处的,终身受益的事儿————”

    没说完,王老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果然先驱不是那么好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也可能吃的是蜘蛛。

    眼下的形势就是,考试还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不管对不对,谁都要去挤那个独木桥。

    王老实知道自己不坚持,这个课程铁定没戏,只好说,“那就搞几个试点,免费的,挑条件好的地方办。”

    王东云问,“非要现在弄?”

    “是,我觉得和奖学金项目效果一样,甚至会更好。”

    王东云没再强烈反对,很多事儿,王老实提出来时,她都不太理解,但事后证明是对的,也许这次也是。

    别看作者寥寥几句就把这事儿说了,事实上王老实说的口干舌燥,编造了不少大道理来忽悠王东云,比劝鬼子投降难得多。

    王姐最终同意,成立一个课程项目组,算是高规格待遇了,也可以理解为,把这项课程独立于其他课程之外,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没什么不能满意的,王老实也认了,总算有了个开端不是,开始艰难些,想来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别人也不能怪。

    觉得事儿说完了,王老实这就准备挂电话了,这一通电话打下来,他明显感觉到手机现在有可能增加摊鸡蛋的功能。

    “咱说点正事儿吧。”

    王东云这话让王老实差点没背过气儿去,合着刚才不是正事儿,瞎扯淡?

    “王姐,你觉得什么是正事儿?”王老实真不高新了。

    王东云也知道自己话欠妥,抱歉的说,“口误。”

    “什么事儿?说吧。”

    王东云说,“有人找咱借钱。”

    “借多少?”

    “二十万。”

    钱真不多,王老实觉得这个数字透着一股子邪性,单位间拆借,不会因为这点钱张嘴,个人借,也不应该找到学校头上,问,“谁?”

    王东云说,“丹城的一个副市长,他夫人出的面儿。”

    官不小了,搁在地方上,这就一个土皇上,王老实心里大概有谱儿了。

    “没说借钱干什么用?”

    王东云说,“她说她儿子出国留学用。”

    斟酌了下,王老实说,“可以借,但手续做好,别以后说不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