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事实上,李彦已经无路可退,他都打算接受这笔融资了。 但一个电话又让他停下来。 国内竟然有人要投资? 李彦从一开始就没想在国内获得投资,就是认为国内几乎没人能够理解他的技术,也不会有人看好他的事业。 所以他才谨慎的在美国注册公司,然后以子公司的方式回到华夏来开拓。 就是给自己保留了退回去的可能。 第一次见面被称为非正式磋商,刘美娟代表王老实组建了谈判团队。 王老实是见过世面的人。 他要是自己挥舞着钞票找上门去,最多见到前台接待就被打发走。 人家再是创业起步,也是在国外大公司高端过的人,自己土豪的方式人家看不上。 不正规啊! 刘美娟不一样,在美国好几个大公司都供过职。 应付李彦等美国派有足够的气场。 刘美娟牢牢记得王老实告诉她的,‘拿出你在美国时候的作风来。’ 李彦一开始也没重视起来,只是先见见再说。 可人家一来他也有点傻,职场黑色ol,四个人的团队,有助手,有律师,忒国际范儿,自己的牛仔裤就有些不礼貌了。 刘美娟用极为正宗的美国话说,“这是华夏,我们能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谈话吗?” 李彦心理惊诧,对方是有备而来。 咖啡端上来之后,双方进入了互相试探的模式。 开玩笑了,刘美娟是干啥的,那是玩儿猎头的,就算再失败,掌控谈话上依然是还处于技术宅的李彦不能望其项背的。 没谈钱,而是谈了王老实对互联网的一些看法。 在李彦已经有些跟不上思路的时候,刘美娟拿出了一份文稿递给李彦,说,“这是我老板在一年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不长,李彦没看内容,光标题就够了,再看了下写作日期,和发表的刊物,李彦说,“我想见见你的老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