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HIFI圈的同志-《超时空提取》


    第(3/3)页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才越需要点缀和填充,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陈老师或许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

    不一会,陈老师就拿着热水壶走了出来,将其放到热水壶的底座上,又笑着问道,“你们都抽烟吧?要不要来一支雪茄吗?”

    年小白和傅小雅都是不抽烟的,常凯虽抽烟,却也只能摇头。

    但他还真的有点心动,真的想尝试一下,看看传说中的雪茄到底是什么味道。

    陈老师笑了笑,起身掐灭了烟灰缸中的雪茄,“都不抽烟?你们是外地人吗?”

    常凯有些尴尬,年小白却认真地问道,“陈老师,我能见识一下您的音响吗?我们刚才站在门口,听了好一会才敲门的。”

    “是嘛?”陈老师点点头,似笑非笑地看向年小白,“那你喜欢听什么?”

    年小白笑着回答,“我比较喜欢听小提琴,要不就《流浪者之歌》吧?”

    “恩,要听海菲兹、穆特还是弗雷德里曼?”

    “就弗雷德里曼吧?”

    “很好的选择。现在,我们是同志了!”陈老师哈哈大笑,也引用起《三体》来。

    “陈老师也觉得,还是弗雷德里曼更好吧?”

    “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海菲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这首曲子,他诠释的却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他们三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才是手到心到。”(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aiquxs.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