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光辉的传奇-《野性之旅》


    第(2/3)页

    虽然只是以王国为名。但是亚特兰大却早已经不逊色于赛尔提克帝国了,它的崛起甚至威胁到了塞尔提克帝国的地位。两国之间一共发动了五次惊天动地的大战,第一场大战的时候,奥尔巴赫甚至还只是一个大头兵。塞尔提克帝国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溃退上千里。在这样的战败情况下,奥尔巴赫渐渐的崛起了。并迅速在帝国的军方取得了绝对领导的地位。他的崛起速度之快,时至今日都让人感慨。

    其后的四次会战。奥尔巴赫带着好勇斗狠的赛尔提克人四战四捷,全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样骄人的战绩不但奠定了他王朝教父的事实,也同时毁灭了亚特兰大王国,并将亚特兰大王国的疆域纳入了塞尔提克帝国的版图。

    与此同时,当时的雷克斯帝国也正在大肆扩张,依靠掠夺以战养战,本来就富强的雷克斯帝国风头强劲无比。而他们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挥师西进,击败日益膨胀的塞尔提克帝国问鼎泛美大陆之巅。

    权势者的野心一旦膨胀起来往往都是遏制不了的,奥尔巴赫在其后率军东行,连续在两次会战当中击溃了雷克斯帝国的大军,同样是大获全胜。而就是在那个时候,和雷克斯帝国赫赫有名的紫金军团分庭抗礼的绿甲雄师才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而这绿甲雄师的领导者,也是奥尔巴赫。说这王牌劲旅的缔造者是他,都没有丝毫的过誉。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尔巴赫当时拒绝了君王的提议,停住了脚步,不肯乘胜追击攻进雷克斯帝国的边境线。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现在,都还有无数的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奥尔巴赫拒绝东进,那么现在很有可能是塞尔提克帝国一家独大引领的时代。连续两次世纪会战都大获全胜,当时的塞尔提克帝国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奥尔巴赫拒绝的理由也是让人褒贬不一。他拒绝再打下去,是因为战争的性质变了。当初他火线崛起,成为塞尔提克帝国的头面人物。是因为亚特兰大王国威胁到了帝国的安危。为了帮助帝国富强和自保,他才率军攻克了这个顽强的敌人,奠定了帝国稳固的根基。说是侵略战,更不如说是被迫的卫国战。

    而当时的塞尔提克帝国在继续进军,那就不只是单纯的卫国之战了,而是侵略战。在当时两大帝国夹缝之中有着不少的弱势国度,如果两大帝国的战火全面燃烧起来。第一批遭殃的就是这些间缝中求生的无辜者。他们会被两大帝国之间的争斗粉碎,他们的人民会遭受巨大的浩劫。奥尔巴赫不忍心,所以拒绝了。

    而当时塞尔提克帝国的君王也同样野心勃勃,一意孤行,认为帝国已经足够强大。即便没有奥尔巴赫,也同样能打赢这场战斗。结果很明显,塞尔提克帝国兵败。败在了雷克斯帝国和被雷克斯帝国鼓动而联合起来的诸多人类王国公国的联军之下,如同奥尔巴赫所说的,当战争的性质变了,很难能够在违逆人心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此消彼长之下,两大帝国之间总算进入了相对和平的阶段。那些在两大帝国夹缝中的小国家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如今,不但是两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也成为了他们相互明争暗斗的一颗颗棋子。随着权力天秤的摇摆而在两大帝国之间摇摆不定。

    赞赏的人认为奥尔巴赫的眼光长远无比,当时能够在风口浪尖看清一切的猫腻和局势,这是难能可贵的。反对的人则是认为如果奥尔巴赫这样一个足以改变时代的大人物全力投入到塞尔提克帝国争霸的部队当中。即便是当时雷克斯帝国联合了诸多中小型国度,都未必能够抵挡得了赛尔提克人的铁蹄。

    奥尔巴赫是用兵如神的实质量化人物,曹团长看的那本传记上在谈到奥尔巴赫用兵手段的时候甚至有这样的描述:奥尔巴赫可以先让一群老太太耕完塞尔提克帝国所有的土地之后,再把她们派上战场,然后打得对手找不着北。

    奥尔巴赫的统军层次,仿佛是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智慧生物都不曾企及的高度。这句话同样在很多熟知大陆历史的人口中广为流传。从来没有停歇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