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具体位置-《茅山术士》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还有这事?”叶炳从三块凑龙图里面随便拿出一块,映着阳光看凑龙图的背面,隐隐约约中能映出一点线条,不过实在不明显,旁边詹姆士也在映着光看,“宫先生,你确定这是张反图?”叶炳担心万一油弄上了,背面看不出来,正面本来就模模糊糊的线条,过一遍油,那直接不用看了,全花了。

    “叶先生,既然你们请我来就要相信我的判断,你们来看,这画图的皮纸挺像狼皮,皮质方面我不是专家,所以确定不了,但根据我分析,当初画这张图的人,肯定有所顾虑用笔!”宫平把其中一块凑龙图横放在跟眼睛的同一水平线上,“这是线雕,古代蒙古人的一种雕刻方式,盛行了一段时间就废弃了。”

    “线雕?”叶炳头一次听说还有这种写字的方式。

    “对,外蒙沙俄传入内蒙,曾经在挨格河附近,查干吾尔地区出土过类似雕刻的文物,就是狼皮线雕!”宫平把图放在茶桌上,说道:“出土的那张是蒙古的艺术雕刻,直接刻在皮外,这张明显是刻在皮中间,上面又覆盖了上了一层皮,也就是说皮从中间剥开,线雕完后又经过烘烤把皮又合了起来。”

    根据宫平的话说,在古代,古人写字最开始写在乌龟壳上,就是甲骨文,后来开始写在竹子上就是竹简,再后来写了羊皮上就是羊皮卷,再往后写在锦上,就是锦书。汉朝以后有了纸了,就写纸上了。当然了木头上的,石头上的都有,砖上的也有,反正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可以写。

    不过这种记载方式,笔墨的材质容易随着年代的流逝从而泄了墨,掉了色,所以,有些特别重要的记载,还是用到特别的方式,线雕就是外蒙人某个部落发明的一种雕刻方式,这种雕刻的好处就是不管过多少年,多少人看过,摸过,都不会出现掉墨的情况。

    而这种雕刻方式最简单,不管是雕反字还是还是正字,都能从正反两面看清。

    “大壮兄弟,麻烦你走一趟,买几瓶油回来”詹姆士掏出钱包拿出一沓美元

    “算了,还是让黄先生给钱吧”李大壮看了眼美元,自己倒是认得美元是好东西,可是在卖油的不认识啊。

    “好吧”詹姆士把钱放回钱包,“对了宫先生,是不是什么油都可以?”

    “只要能吃的油都可以,当然,汽油柴油也行”

    四个人瞪了半个小时的眼,詹姆士出门看了几次,都不见大壮的回来的身影,一干人急的直挫牙花子,“这大壮去加工的现成的吧!”张子明一个劲的挠头皮,“要不我出去找找?”

    “来了”詹姆士背着手进了门口,不一会,李大壮冒着一头汗,拎着半桶油走了进来,“猪油,现成的”

    幸亏天气热,熬的猪油没自然冷冻住,宫平从包里拿出一副一次性手套,两根手指放在油里沾了沾,慢慢地涂在凑龙图的背面。

    涂好后,宫平让张子明下楼去买了根蜡烛,点上蜡烛后,拿着凑龙图在火头上烤了起来,不一会,满屋子飘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按詹姆士的比喻来说,就跟那放在一个礼拜的寿司泡在变了质的牛放锅里煮

    宫平三块全部烤了一遍,凑龙图被烤的乌黑黑的,宫平笑着在手里揉了揉,果然,拼在桌子上后,一副完整的线条露出来,对照现代版地图才得知,一副完整的凑龙图并不是画上了整个河南地区,连同大半个山东一起画在了上面,整副地图就是一张缩小版的河南加山东地图,光这雕刻的艺术水平,就有不菲的价值。

    宫平也是直咂摸嘴,声称这辈子从来还没见过这等艺术品,简直就是奇迹!

    “这样吧宫先生,麻烦你把上面的主要方位都标记在现代地图上,一处都不能错,这几张古图如果宫先生不嫌弃,就送给你了!”叶炳还挺大方,眼下地还没找着,地图先送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