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盛唐不遗憾》
第(1/3)页
大唐的部分核心区域,已经变得非常繁荣和富庶了,用富得流油来形容都不为过,但也要清楚的看到,在部分区域繁荣富庶的背后,同样存在着大量贫苦的地区,尤其是周边羁縻区的百姓,日子过的比较清苦,与大唐繁荣的大都市有天壤之别,很多百姓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吃不饱的百姓并不少,衣不蔽体的现象依旧存在,尤其是年纪小的孩童,在经济不好的人家,干脆就不穿衣服了。
在夏季的时候,光着身体或许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到了冬季,身上没有衣服是非常冷的,为了御寒,很多百姓发明了稻草衣服,将稻草的秸秆编织成衣服穿在身上御寒,谁都知道稻草并不适合御寒,御寒的效果非常差,但是没有办法,百姓太穷了,没有钱财购买棉衣,破旧的衣服穿不上,也就只能穿稻草制作的棉衣了。
还有一些百姓,会自己缝制两层单布,在两层单布的中间塞满芦花,相对于稻草和野草,芦花的保暖效果稍微好一些,但与棉花相比还是差的太远了,就算芦花再厚,也没有太大的保暖效果,相比棉花差的太多了,但比稻草要好些。
由于很多穷苦的人家都缺少衣服,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往往只能分批出门,并不能所有人都一起出门,谁出门谁就穿衣服,剩下没衣服的就不出门,要等到前一个出门的人回来了之后,后一个人才能出门,而这样对健康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健康的人,每天都是需要出门晒太阳的,身体孱弱的人,就更加需要出门晒太阳了,整天窝在房间内,会极大的损害身体健康,室内的空气质量也不够好,整天待在空气质量不够好的室内,是比较容易头晕脑胀的。
人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灵,是需要多接触大自然才能健康成长的,不接触大自然,会严重损害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会让这个人变得孱弱,会很容易生病,人毕竟不能像某些动物那样,可以在冬季的时候选择在洞内冬眠,不需要任何的吃喝,人无法实现冬眠,每天都要吃喝,每天都需要去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风景。
古代的百姓之所以经常性的衣不蔽体,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的生产力太低下了,为了填饱人的肚子,大部分的耕地都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其它的作物种植量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棉花的种植面积上不去,就无法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问题,没有足够的棉花,就无法生产足够的布匹,亚麻,桑树的种植都上不去,羊毛倒是也可以制作衣服,但羊毛的产量同样非常低,大唐主要是农耕,养殖的羊不多,羊毛所能提供的毛线,也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缺少衣服的现状。
所以,要想改善老百姓的穿衣问题,最需要改善的其实是粮食的单位产量,只有粮食够吃,才能分出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棉花等其它作物,而当市面上有足够的棉麻等纺织材料,才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衣服,才能彻底改变偏远地区老百姓衣不蔽体的现状。
现在的粮食产量已经提高很多了,大唐已经可以抽出更多的土地种植别的作物了,老百姓的穿衣问题,其实已经非常好了,在大唐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百姓衣不蔽体的情况了,但在极度偏远的地区,还存在这样的现象。
此时,已经不是大唐衣服产量不够的问题了,而是部分百姓没钱买的问题,现在大唐廉价的布匹并不昂贵,真的已经很便宜了,只是再便宜的布料,那也是需要花钱才能获得的,总不能指望商人白送吧!另外,像西部羁縻区这里的交通又非常的糟糕,布料运进来非常费劲,还有山贼沿途打劫,从而会导致布料运到这里之后,成本大大上升,而此地百姓的收入又极低,哪里买得起这些布料,哪怕是最低档的布料,那也是买不起的。
百姓收入低,外来商品价格高,本地产品卖不上价格,这些都是由于交通不便造成的,因为运输成本大增,所以,外地的产品运进来自然要涨价,而同样由于运输成本高,所以,外地过来的收购商,会极力压低本地产品的价格,要不然收购商根本就不挣钱。
就是因为交通运输的极度落后,造成了双向成本增加,导致了这里的百姓只能贱卖自己产品,并高价买别人的东西。
要想改变这一切,唯一的途径就是修路,修一条好走的康庄大道,同时,沿途各族还要联合起来,严厉打击山贼势力,让半路打劫的山贼无法立足,从而确保商人的安全,也能降低运输成本。
只要运输条件大为改善,那么,这里百姓就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卖更高的价钱,也能够用更少的钱财,买到外面进来的商品,生活水平势必可以获得很大的提高。
现在各组都有矿产资源了,在开采出这些矿产之后,他们将其冶炼成需要的金属,然后,就可以拿去蜀中贩卖了,不过,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是打算亲自将金属产品运到蜀中贩卖的,而不是让别人上门收货,这样就不容易让别人掐住他们的命脉了,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