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盛唐不遗憾》
第(2/3)页
李隆基心里充满怀疑,这就给李林甫和吉温等人机会了,他们摸透了皇帝的心思,所以才敢大胆的搜集各种证据,对二人进行诬告。
不过,皇甫惟明与韦坚可不是一般的小民,他们的骨头硬的很,一般的威胁和恐吓是吓不倒他们的,所以,吉温审讯了很多日,也没有取得丝毫的证据。
但关键的问题,是皇帝对这二人的秘密会见产生了怀疑,所以,即便吉温未能找到证据,李隆基还是下令,将这二人贬官,让他们离开大唐的行政中枢,前往地方做个挂名的地方官。
而他们一旦进入地为官,李林甫想要弄死他们就变得很容易了,不过,这既是宿命,谁让他们大晚上不睡觉,跑去道观私会呢?
皇甫惟明是河西陇右节度使,如今却被贬官,河西陇右的事物必须有人处理才能,于是,皇帝就让王忠嗣暂时担任河西和陇右的节度使,以解燃眉之急。
不过,如此一来,王忠嗣就控制了河西、陇右、朔方和河东四镇,麾下兵马的实力,过了大唐边军规模的半数,如此,自然是不利于中央控制的。
只是此时的节度使仅有军事的权力,并没有经济方面的权利,若是京城不给补给,边军就会大乱,所以,总体上还是让人放心的。
再说,这只是暂时的任命,待找到合适的人选之后,是会立即解除王忠嗣部分权利的。
要说王忠嗣也是个人才,在朔方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每当与胡人贸易的时候,总是高估马价,各地胡人听说后,都争着把马卖给唐朝,王忠嗣就把马全部买下,因此,胡人的马匹逐渐变得稀少,而大唐兵马却越来越强盛。
在兼任河西与陇右之后,王忠嗣现河西、陇右的兵马太弱,尤其是骑兵的力量非常的不足,于是就奏请,请求将朔方的马匹调集一部分分到河西和陇右。
朝廷很快就同意了,如此一来,河西与陇右的兵马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了,至少比以前强大很多。
虽然,此时,李安已经明铁甲炮车,威力远胜弱小的骑兵,但铁甲炮车毕竟极为昂贵,而且,需要太多的后勤保障力量,论机动灵活,在某些方面肯定是不如骑兵的,所以,骑兵的建设是不能停下的。
就算是后世大炮满天飞的时代,骑兵也仍旧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力量,直到机关枪的出现,才彻底让骑兵沦为配角,并最终一步步的被机械骑兵部队所替代。
现在大唐的国力是越来越强大了,而随着铁路一直向疏勒镇眼神,吐蕃帝国有些撑不住了。
因为一旦大唐将铁路铺向疏勒镇,就会在整体战略格局上,对吐蕃帝国形成三面合围的态势,从而会给吐蕃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
当然,吐蕃目前对大唐的国力还是颇为惧怕的,所以,大部分吐蕃高层都赞成与大唐友好,并反对与大唐帝国进行对抗。
但也有少数吐蕃鹰牌人物,认为若是任由大唐如此展下去,吐蕃帝国早晚会被吞并,尤其是大铁路修通之后,大唐与西域诸国的联系会变得更加的紧密,商业也会变得更加的繁荣,军力更会越来越强大,从而对吐蕃构成极大的压力。
吐蕃鸽派人物,无法说服部分鹰牌,致使部分鹰牌人物,率领骑兵化妆成土匪,突袭大唐帝国的筑路大军,抢夺了大唐的大批物资,并杀害了部分铺设铁路的工匠和技术人员,负责保卫的将士也损失了不少。
纸里是保不住火的,化妆成土匪的吐蕃骑兵,当然瞒不过大唐的将士,并立即将消息汇报了上去。
吐蕃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让刚刚上任的王忠嗣大为恼火,并立即上奏朝廷,要求率并讨伐吐蕃,同时,受到干扰的大部分路段都在安西,安西大都护夫蒙灵察,也同时上奏朝廷,要求讨伐吐蕃。
吐蕃偷袭筑路大军,并杀害大唐百姓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京城长安,并成为了街头巷尾,百姓热议的话题。
在如今大唐如此强盛的时代,所有百姓几乎全都赞成对吐蕃动武,不动武岂能先是大唐帝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
李隆基越老心气越高,听说吐蕃骑兵化妆成土匪偷袭大唐的筑路大军,大为震怒,当场就将告急文书给摔了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