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快,快住手!” …… 好吧,其实80mm和85mm都对,只不过后者是毛子测出来的就是了,实际生产出来的战车和图纸有少许误差属于很正常的情况。 黑豹D型虽然是早期型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防护上未必就一定差。至少这个时期的德三装甲质量还是有保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豹D的防护就未必比黑豹G差。 黑豹D型主要采用了E22合金,在厚度为16-30mm时,该合金的布氏硬度为309-353,厚度为35-50mm时,布氏硬度则为278-324,厚度为55-80mm时,布氏硬度仍在265至309之间。 当然,装甲质量在战车道中完全体现不出来就是了…… 不去吐槽那44.8吨的自重的话,黑豹可以说是一台十分优秀的中型战车。 论火力,7.5cmKwK42L/70的威力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强大,黑豹登场之初,盟军中没有一辆战车能从正面抵挡住该炮的轰击,即便是到了战争的后期,该门火炮依然具有极大的威慑力,黑豹的7.5cmKwK42L/70论光穿深甚至还在虎式的8.8cmKwK36L/56之上。 如果硬要找缺点的话,就是成本太高,生产工艺实在是太复杂了,还有就是穿甲后效的问题。 不过好在在战车道中,这两点都不算什么问题。 得益于其70倍的口径,其炮弹初速甚至高达1000m/s,即便是在标准最严格的苏联测试中,该炮也打出了100m距离上穿透150mm装甲的好成绩,要知道在同一批的测试中,D-25T的穿深为167mm/100m,8.8cmKwK43L/71则为168mm/100m。 在阿伯丁,其发射的APCBC甚至打出了185mm/100m的成绩,比同批测试的85mmS-53的APCR还要高,若是发射APCR,其百米穿深更是高达265mm,当然,由于是阿伯丁,这个数据自然是有着不少水分的。 这么强力的火炮,面对桑达斯的战车之时自然不会怂,虽然这门炮对倾斜装甲的效果不是很好(在苏联测试中,对60°法线角的装甲穿深只有114mm/100m),APCBC很难击穿潘兴那101mm/46°的车身正面装甲,但是不要忘了还有APCR啊,在巷战的距离上教潘兴做人还是可以的。 不过,在面对防护更好的T29重型战车时(正面101mm/54°),就有点无能为力了,不过好在黑豹怎么说也是一台中战车,机动能力还算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