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阿,日本,我怎么忘了日本呢。李忱差点狂笑出来。中原往返日本的利润是很大的,不要看地方近,利润也是不小。 可是现在唐代,跑日本,也就是跑倭国的恐怕还没多少。何解?李忱是想到,中原货物在日本很畅销,不管是瓷器、丝绸,日本都没那能力生产,也没心思去研究。所以直到清末,日本一直是中原货物的倾销地。 只是,在唐代,似乎还没被开发出来。不是日本现在日本不喜欢瓷器和丝绸,也不是大唐无法生产,而是日本人买不起。 也不能说完全买不起,倭国遣唐使回去都会夹带一些货物,都很畅销。问题是,倭国没什么出产,能在大唐换钱的。所以日本航线都没什么人跑。只有倭国人自己弄一点来。 那什么时候,倭国贸易才入了中国商人的法眼呢?好像是在宋朝。那个时候宋日交流频繁,甚至还有倭国女子来大宋借种。证明那个时候倭国贸易才兴盛起来。 凭什么兴盛?李忱记得很清楚,宋朝时候,因为火药的使用,要从倭国进口硫磺,除了硫磺,还有铜矿、木材,有来有往,才造成宋日贸易密切。 至于现在嘛,往返日本的贸易一定不多。因为现在要往倭国,还是件很难得事情。日本有几次的遣唐使,都因为遭遇海难无法成行。 连大和尚鉴真想去日本传法,都去不了。鉴真为了东渡,总共六次才成功。虽然这其中有几次没出海成,可是还是有几次出海了,却遭遇海上事故,去不成。所以,现在日本贸易李忱几乎肯定,还是一片处女地,等的他去开发。 李忱感觉,暖和的阳光好像都渗入他的身体里面了,李忱感觉到一阵由肺腑发出的愉悦。 中日贸易,他要定了,他甚至想的更远,日本的几大金山、银山,他记得好像开发的都很晚,什么佐渡的金山,石见的银山,他不肯定何时被发现,唯一肯定的是,绝对不是在唐代。如果他能.… 如果他能掌握在手里,那中国能不能提早进入金银本位时代?中国好像直到了明中叶,才逐渐走入了银本位时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