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割-《重生之娱乐鬼才》


    第(3/3)页

    能像腾讯那样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同步节节攀升,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的成长股,还是相对比较稀缺,至少是千里挑一。判断成长股难度,往往比捡便宜,买入一些烟蒂股,难度要高百倍。

    价值投资已经是非常小众了,大多数人仅仅是口头上说一说,实际上,根本就不懂价值投资,即使懂也难以耐住价值投资的寂寞。

    而价值投资里面的成长股,在价值投资者里面,也属于小众的。口头谈成长股的,大多数都是伪价值投资者。

    因为,一家公司是否伟大,是否能度过一次次的难关,都是事后检验的。

    正如,在50年代格雷厄姆以17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保险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但格雷厄姆对这家公司也并不是抱有乐观态度,而是对自己的弟子们说,如果这次投资失败了,我们就把这家公司破产清算掉,拿回我们的钱。显然,以格雷厄姆的能力,也不敢说自己是做对了一笔投资,也不敢瞎猜,这家公司未来可以带来怎么样的回报。

    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被格雷厄姆投资后,一直快速增长,给格雷厄姆赚了百倍的利润。

    正当人们纷纷都在谈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神话时,这么牛逼的公司,在70年代盛极而衰,连续出现了年亏损几百万,到一年巨亏超过上亿美元,持续的巨亏,迅速的蚕食其公司的资产。

    很多人都觉得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估计不行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巴菲特投资了这家公司。

    从70年代到90年代,巴菲特陆续投资4500万美元用以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将至全盘收购。在90年代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给巴菲特带来了超过20亿美元的回报。

    而之后,这家公司更成为了巴菲特获得保险浮存金,用以投资股市和其他资产的利器。其后,保险业务,已经成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至少带来伯克希尔-哈撒韦数百亿美元的回报。

    通过一家公司死去活来,一段时间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又持续巨亏,其后,又开出现了更伟大的增长。

    就可以知道,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能增长,其实很难的!甚至,不同时期的同一家公司,业绩表现都未必是稳定的。

    正是因此,价值投资尤其是成长型的价值投资,是很难明确判断。有点类似于中医,不同中医做出的判断开出的药方都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在王启年看到,“烟蒂股”投资法,可能更靠谱一点。不过,现阶段,王启年更多是靠投资成长股去获利。这也是重生者的一种优势吧,他可以明确知道,某些公司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快速增长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第一更,感谢绝望的生鱼片丶慷慨打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