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海虎》计划-《重生之娱乐鬼才》
第(2/3)页
实际上,现在的海洋出版公司日子非常不好过,整个公司十多名员工,就是靠着《武神》这部漫画混饭吃。
《武神》虽然人气不俗,但也仅仅有两万出头的销量,并且,每期的销量都在下降。再过几年,能卖几千本,已经偷笑了。
当然,这不是《武神》质量下滑什么的。而是港漫整体上,都处于衰退状态,几乎绝大多数漫画都在下滑。
一些新连载的港漫,有的之后几百本、上千本的销量,人工和印刷成本都付不起。导致很多的原本很有创意的新漫画,草草的连载几期,很快就夭折了。
各大漫画公司,都是靠着一些老作品的发行,才能维持的下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港漫的读者群体年纪很大了,一般只看自己熟悉的那些漫画。至于新作为,未必能够获得老读者市场买账。至于新读者,大多数都去看日本漫画了,看港漫的数量很少。
正是因此,港漫不仅仅是漫画家群体因为收入越来越低,之后一些老家伙在坚守,新入行的新人,很难坚持的下去,所以渐渐的后继无人。就连读者,也逐渐的后继无人了。
当然了,美国的超级英雄漫画,在九十年代也遭遇类似的困境。漫威和dc等等漫画公司,由于漫画出版发行业务日渐减少,入不敷出,差点都要倒闭。但后来,美漫拥抱好莱坞,超级英雄漫画被大规模半晌银幕之后,不仅仅恢复了元气,而且,开始在从美国市场,辐射到全世界。
有美漫的例子摆在面前,港漫面前有条路,一条是坐以待毙,另外一条是靠着电影改编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
2002年6月10日,嘉禾电影公司宣布以3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海虎》漫画的影视改编版权。与此同时,计划寻求合作伙伴,合资1亿港元以上,启动《海虎》大电影改编计划。
这个消息一宣布之后,业内纷纷惊讶——《海虎》是什么鬼?貌似,不了解港漫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海虎》。
不过,在《海虎》大电影计划宣布之后,这部港漫迅速开始火了起来!
比如。《海虎》的单行本漫画,又大卖了十多万本,让温日良案爽不已!
《海虎》的问世,对于港漫而言,确实是划时代的设定。以前的港漫,多半的模仿武侠小说已经有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
只有《海虎》融入了科技,开始把港漫的拓宽到全新的领域。
只可惜,《海虎》问世之后,港漫已经式微了。当年港漫辉煌时期,光是在香港地区,就有百万港漫粉丝。靠着香港一座城市作为基本盘,居然孵化出了世界上仅次于日漫、美漫的第三大商业漫画!
没错!
港漫辉煌时期,总是市场规模。除了日本漫画和美国漫画之外,超过世界上其他的各国家的漫画。是全球第三大形成规模的商业漫画市场。
由此可见,当年香港地区的漫画读者,有多么的铁杆!
像《中华英雄》、《龙虎门》等等早起的经典港漫,巅峰时期的每期发行量,超过20万本。
当年的港漫,基本上是一部单行本漫画,当作杂志一般的连载发行,读者如痴如坠的追读。热门漫画可以连载上百期。人气不衰!
但是到了90年代之后,老一辈的漫画读者。依然喜欢看港漫。但是,年轻一代的漫画读者,却是看日漫的居多。比如,香港最大的漫画公司玉皇朝,被迫代理发行日漫,才可以巩固市场份额。
在嘉禾电影公司宣布寻求合作伙伴。合拍《海虎》之后,王启年非常配合的宣布:“小伙伴公司愿意投资3000万元,参与《海虎》电影版制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