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仓银库-《暴明》


    第(2/3)页

    库吏也是官,正经八百的户部九品典簿,见着巡抚亲兵头目带人围了府库不敢怠慢赶忙出来迎接,指挥使骆养性跟着个九品小吏也没啥多说。

    骆养性的直接吩咐镇守太监吴普照和市舶少监喜乐道:”大仓的规矩,巡抚沈大人没来,咱们换衣服,等会要进大仓。“

    镇守太监吴普照愣了一下道:“更衣?更什么衣,洒家来大仓的还要更衣?”

    一旁的喜乐少监下了马车,对镇守太监吴普照呲之以鼻,小声,”乡巴佬,蠢货,不学无术的家伙。“喜乐少监10岁的时候在皇宫里的内书堂读书,不像镇守太监吴普照野路子出身。

    明朝太监读书是有严格规定的,当时,凡是进入皇宫里的太监,选出年龄在10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到皇宫里的内书堂读书。太监在读书之前,要择吉日拜孔子,然后请朝廷里的饱学之士进行训示。

    朝廷大臣遇到读书的太监排队放学时,是要拱手端立让过的,即使是皇宫里管事的司礼老太监遇到,也是如此。

    因此皇宫里的内书堂出来的宦官,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野路子出身的宦官。

    身旁库吏赶忙走到镇守太监吴普照身边陪笑道:“镇守大人有所不知,凡入库着皆须更换府库自备号衣以防夹带官银出库。这是太祖立下地规矩,不管是谁都是如此哪怕是皇上来了也一样。”

    “原来如此,既然都要换那就换吧,连皇爷来了都要换洒家不敢不换啊!”

    这时广东巡抚沈犹龙带着一堆亲兵慢条斯理的来了,其实对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到来,巡抚沈犹龙从骆养性在黄埔码头一上岸,他就知道了。

    他也艰惧,崇祯皇帝近几年经常把文官撤职,查办,不通想撤我的职,巡抚沈犹龙细心苦想一直摸不到头脑。

    最终,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去了大仓,巡抚沈犹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这是为了广州府库的银子,广州府库的银子在崇祯十五年是独一份得。

    崇祯十五年,大明的经济状况是病态发展的,尤其是南方,江浙和广东一带有一种无序的发展。有的地方大明的控制力荡然无存。

    崇祯的命令是出不了北京城的。

    广东巡抚沈犹龙在京城还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打过交道,所以来到大仓的门前,对着骆养性抱了一下拳,说:“都督怎么下来广州府了,这大仓没有圣上的旨意,是不能动得。”

    “广东巡抚沈犹龙接旨,”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从怀里拿出圣旨。

    沈犹龙赶紧跪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广州府番库解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