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团练-《暴明》
第(2/3)页
随着朝贡贸易的衰弱,民间的私人海外贸易却发达起来。随着民间海外贸易冲破海禁的束缚、明朝政府的日益腐朽与塞防的吃紧,海禁政策也随之松懈民间的海外贸易的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
水军减少,舰船破损。沿海水军各卫所,卫所军卒锐减,水军也不例外。
自己告示贴在城南靠近城门楼子巷子口新立的告示栏上,每一处告示下都有一个会念字的秀才和孔武有力的家丁,他们会轮流用官话和粤语话大声念诵早已背熟的文告内容。
官话和粤语话基本上算是如今广东沿海主流用语了,无论军户还是疍民,多少都能听懂一些。秀才先说一遍,然后孔武有力的家丁又说一遍,反反复复大声念诵,惹来街坊中四邻和路人的围观。自广海卫城走了一千多军户以后,这座城市头一次显得那么热闹。
文告的内容很长,其实说的就是一件事情:深井镇要招团练了,之所以显得很长,主要在于介绍团练入伍的好处。
按照文告所示,一旦考验合格,成为深井镇团练之后,将享受如下待遇:一次性发放安家费三贯;一日三餐管饱,天天见肉;一年发放两身衣服、两双皮靴;月饷一贯,立功升迁后月饷随职级翻倍;从军者无须自备兵刃,兵刃由新宁县发放;……
除以上列明的待遇外,文告中还专门举例,尤其是深井镇团练第二伙伍长牛邵为例,说明他加入深井镇团练半年之后的收入情况。可怜的牛邵便在这种情形下被剥夺了个人权,恐怕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财产公示文告了。
这份公告非常具有诱惑力,许多人忍不住上前询问,主要集中在身份问题之上,即什么人能够加入深井镇团练,比如军户可以吗?疍民可以吗?少数民族的人可以吗?
布告下的桌面上摆着朱浩设计朱莉安娜裁剪的衣服。家丁身上的衣服,不是长袍箭袖的服饰,也不是军户们穿的破旧鸳鸯战袄。
而是每人一顶青色六星帽戴檐的圆毡帽,上身是崭新的青色对襟,下身则是青色的裤子,到腿以下有一个收束,显的紧绷漂亮,其实不如普通的裤子那么直筒子一样垂落下来,在每个人的脚上,则是擦的黑光雪亮长到腿的黑色皮靴子……这么一身服装,看着漂亮利落,有一种怪异的阳刚之美!
所有团练的服装款式一律朱浩设计以中山装为蓝本,棉布面料,青色,头上包裹一个网巾,识别符号一律是六星帽徽和红领章。团练一律是戴檐的圆毡帽,当官的和当兵的唯一区别就是军服上衣的口袋,军官四个,团练民兵两个。
当然大明的奢侈品是昂贵的,张岱《石匮书·高帝本纪》中说,洪武三十年(1397)的隆冬,元璋看见一名锦衣卫团体中人(散骑舍人),衣着特别光鲜地在不远处执行任务,便招手喊这名贴身卫士过来,问他道:“你的衣服面料加上做工,总共花去了多少钱呢?”该卫士回答说,花了五百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