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痛心的真相-《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2/3)页

    好在,也许是余天周讲得清楚有序,这头的11个租户都没像李智那小伙一样的反应,在谈到往后每月要交50元税的时候,除了有几家不太情愿的外,其他的都说等税务工作人员找他们时,会配合上交,但也都在对往后的经营条件方面,各自提出了些意见。

    比如,丧葬铺的张强就提出,希望余天周带头找税务部门谈谈,给通通水电,说现在这没水没电的,白天想洗个手或是打扫擦洗一下不方便不说,晚上住在店里守夜黑灯瞎火的只能打电筒,还害怕。张强说到害怕时,引得众人一阵的笑,都取笑他,说他胆子明明比耗子还小,干的却是熊胆包天的买卖。

    更有几个考虑问题比较接合现实的,则希望余天周能把每个铺子开一个通往院里的后门,这样他们不管是到院里那刚架通的水管边接点水用,或是去院里上个厕所都能方便些,至于通电的事嘛,也期望能尽力给解决了,毕竟现在这片生意越来越好,有时候天都快黑下来时,还有不少的人在逛上转悠,铺子里不通电不能正常营业,实在是不小的损失。

    余天周到梅老爷子家那接回了水电的事,这些商户都知道了,自院里架了水后,这些人就接到了通知,每天早上的时候,都会提着准备好的水桶。去院里提些水过来用。

    以前的时候,他们每天要么是提着水桶偷模着跑到医院厕所里去偷接水来用,要么就是找了同在这片做生意,又住在小区里的租户。到这些人家里提水来用。而这些人最常去提水的人家,就是梅记凉卤的梅老爷子家,梅老爷子如今是这些租户公认的最大方热情的好人,只不过梅老爷子家住在四楼,每天爬四层楼提水。对于大家来说还真是不小的负担。

    上厕所的时候,因为去余明月家院里比医院远,他们基本都是往医院跑,晚上医院关门余明月家院门也关了时,有些人就打着电筒,跑到进小区那条公路左下方靠江边的荒地里,随便解决,久而久之,那地方都是股臭味,有时候半夜去上个厕所。还会踩到别人或是自己之前埋下的‘地雷’。

    除了这些外,还有人提出希望余天周能把商铺如今的泥土地面,弄成水泥地,说泥土地面实在不方便打扫卫生芸芸。对此余明月倒也理解,先不说这些租户都是城里人习惯了水泥地,单就是泥地容易起土这点,就真是不卫生也不美观。

    但这个问题看似比通水通电容易解决,其实却是最难搞的,打个水泥地花不了多少钱,问题出在这些商铺如今每天都营业呢。想打水泥地至少得把铺子里的东西搬空,然后再施工,然后水泥地面干后,才能再搬回去继续营业。这样一来至少得花上五六天时间。

    余明月正在感慨,她家当时修铺子时考虑不周,她又打算着不两年就要拆了重盖小楼而没提醒,而造成这样的不便时,就有人把改铺水泥地不单麻烦,还要耽搁生意的问题给提了不来。那提议的蔬菜店老板一听,也不再在这问题上纠结了。

    余明月家一天卖菜有200左右的利润,这同样卖菜的菜店老板,就算挣得没余明月家多,但也一定有一百多块,这年头,一百多块可不是小钱,他哪里愿意耽搁这生意。

    一圈耽搁下来,等余明月跟着余天周到梅记凉卤买了凉菜,又提着两只高凳子回到水果店时,已经是一点过了,孔明英看到余天周耽搁这么久,还不满的抱怨了两句,直听到余明月把情况大概说了后,才是没再念叨余天周饿到了大家,而是赶紧的让余明月去叫孔家两兄弟和余志宗过来吃饭。

    余明月家两个店子里,原就有两把椅子,孔兴明、孔明江兄弟蔬菜店里也有两把,余志宗那也有一把,余明月去叫三人来她家水果店吃稀饭时,就让他们把椅子也一道搬了来。

    7个人围坐在不足1平米的小方桌台上吃饭,虽然很是拥挤,但却也热闹,特别是孔明英,除了频频给余明月碗里夹鸡爪子,给余志清碗里夹凉拌牛肉外,还一改以前的小气,不停的招呼着孔家两兄弟和余志宗夹菜吃。

    余明月看得出来,她奶奶是真心的在招呼大家,是真大方了,也许她奶奶已经把这些人,都当成了亲近的自己人,因为她奶奶只对亲近的自己人大方,对外人是永远绝对的小气。

    这让余明月觉得很开心,她奶奶接受了这些对她来说最亲的亲人,她奶奶变了,是好的改变。想到改变,余明月突然又想到了外婆罗正芬,心里突然间有些不是滋味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