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渔在何方?-《漫步歌神路》


    第(2/3)页

    似乎,唱片公司暂时没有让毕文谦录歌的打算,他也就没有问,随尹喜兰去到录音室,也只是请她拣一张唱片放出来试听。

    尹喜兰却犹豫了。

    “兰姐姐?”

    “文谦,侬……不,你愿意听越剧吗?”

    越剧……这不是管辖范围了吧?毕文谦第一反应是发愣,旋即腹诽了一句。但转念一想——按理说,唱片公司多少会事先向她交代自己的初衷的,那么,尹喜兰突兀地这么一问,究竟是她的个人行为,还是别的什么人有什么想法?

    “兰姐姐,为什么这么问?”

    “……文谦你不是申城人,应该不知道。以前,越剧团很多的,这几年,好多剧团都撤消了……”尹喜兰只说了一个开头,手上的事儿却停了下来。

    毕文谦坐在录音室中央的凳子上,看着尹喜兰的侧脸,那脸上似乎有一丝忐忑。

    “撤消……包括你以前所在的剧团吗?昨天孙经理稍微提了一句。”见她默认了,毕文谦若有若无地点了点头,“兰姐姐,先随便放一写外国的歌曲吧,再说说你想说的事情?”

    “……好。”

    这次,尹喜兰很快挑了一张唱片,放了出来。

    《红梅花儿开》,关牧乡的女中音。

    毛熊儿味儿十足的手风琴旋律、柔和细腻的歌声在录音室里漫开。这个选择有些出乎毕文谦意料之外,但又很显然在情理之中。

    伴随着的,是尹喜兰一句句,慢慢的讲述。关于她从小学越剧,在越剧团参加工作的事情,然后是越剧团撤消,她没了工作,家里人托关系让她进了唱片公司,却没有她觉得“门当户对”的实际工作。

    一个单纯喜欢越剧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份不喜欢却需要珍惜的工作,换句话说,理想不见得丰满,现实也的确骨感——毕文谦听完之后,总结着尹喜兰的话里的内容,当然,这话是不适合直接说出口的。

    “那么,这和你建议我听越剧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唔……我听广播里说,你写《血染的风采》,是在火车上听了战斗英雄的事迹之后,来了灵感,一挥而就的。”

    好吧,不知道哪个电台的广播替自己脑补了一挥而就的场面,不过,这不是重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