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惊魂-《神探鲍母》


    第(3/3)页

    三人十分感动,连声说:“谢谢,谢谢!”

    “请问船长先生,老太太她们呢?”

    “适才我到港务局联系泊位时,局里的领导说她俩刚刚离开,有要事请求帮助的。同时还传达了总公司的旨意,要我们上了船24小时开启收发报机,随时听从命令,再不可意气用事。”

    於是船长乘交通艇登上江心打浮筒的天达轮,把船靠上码头。这项工作必须船长亲自操作,任何人不得代替。

    旅客上了船後,马上开饭。

    三人则同船医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先由医生汇报:三管轮上了船直奔船尾,攀着锚链下到江面,伸手拽起掩没在江里的一个小皮箱,是巧妙地绑在铁链条上的,轻易不被人发现。

    箱子四角方方,书包大小,用不透水的胶布裹得严严实实,里面放的肯定是电台。

    医生率人堵截,没想到李长海掏出手枪逼退众人:“退後,都给我退後!子弹不长眼睛,死了白死!”

    赤手空拳的船员不敢硬冲,只好眼看他上了交通艇向岸上逃去,其他什麽也没拿。

    船长摇摇头说:“民用船只上没有武装是软肋,无可奈何,如今只能听上级的指示,一面积极寻找炸弹,仅此而已!”

    夜晚的铜陵港静悄悄的,SH-汉口的大班轮清晨、黄昏都开走了,短途的芜湖、安庆拖班客船也都是早来早去。晚间停泊的都是江上的民船,来往附近十里八乡的,赚个辛苦钱。

    今天下午,港务局门前大爆炸,临时戒严了,军警站岗、盘查路人不算,还画影图形捉拿凶手,江上巡逻艇来回穿梭,探照灯乱扫,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来的生意啊?老百姓怕惹是非,野鸡船也都走得精光,只剩下一艘民船孤零零地在岸边荡漾。

    昏暗的灯光下,两个黑影溜到船边,悄声呼唤:“船家、船家,渡客!”

    撑船的是个花甲老者,满脸皱纹,胸前一缕山羊胡子,大热天的,却披件蓑衣,虽说江上风大,但是这玩意儿又不管用,他偏偏爱穿。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他一看是两个黑衣男子叫船,问道:“你们几个人?”

    一个年长的回答:“就两个人!”

    “不去,不去!明天早上人多了才开船呢,最远到芜湖!”

    “老爷子,通融一下行不行,我们有急事,连夜动身去南京,先到芜湖再说。多给船钱就是!”

    “那好,100快钱一个人!”

    “啊?这麽贵!你干脆杀人吧!”

    “你才杀人呢!而且是惯匪,杀人不眨眼,早晚挨枪子,尸首被狼刁去……”

    “老爷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家老大嫌贵,也是人之常情,你就一连骂了好几句。和气生财嘛,何必呢!”那个年纪轻的连忙接口。

    “嫌贵就明说,什麽杀人不杀人的!二位明日请早,凑满20个,10块钱一位,童叟无欺!”

    “好好好,100就100,不过要立刻开船!”

    “行!拿钱来!”

    “老家伙见钱眼开,要在几年前早就拿枪崩了他!”年纪大的暗中嘀咕。

    年轻的又问:“老爷子,这船什麽时候能到啊?”

    “210里水路,我父女俩双橹一起摇,明天太阳出就到了!”

    二人这才看清後艄还站着一位大姑娘,头上扎了一块印花老布方巾,遮住了半边脸,额前垂了长长的刘海,只露出巴掌大的面容,看不出多大年龄。

    双橹摇船,又是下水,速度蛮快的。

    老头儿讹了一大笔船钱,高兴得很,放声唱了起来:“父女打渔在江下,家贫哪怕人笑咱!稳住篷索父把网撒-,网住两个大王八。哈哈哈哈!”这是谭派的名段《打渔杀家》,唱得倒是有板有眼,不过改了唱词。

    他女儿也捏着嗓子念白:“爹爹年迈,这江下生意不做也罢。”

    “儿啊!本当不做这江下的生意,怎奈二日寇仓皇逃走,你我父女心中怎安呀!”

    “爹,这两个菜鸟不懂,咋办?”

    “俗话说,图穷匕首见,给他们来硬的!”放下手中的橹,跳到船头,操起一根竹篙,凶神恶煞地:“呔!两个呆鸟,你们要下馄饨还是吃板刀面?”

    “老家伙,发的什麽疯啊!什麽馄饨啊面的?”

    “下馄饨就是抛入江里淹死,板刀面就是一刀宰了,尸体也是丢入江中,自己挑吧!”

    “光天化日之下拦江抢劫,活得不耐烦了!年轻的一下子掏出抢来。

    说时迟那时快,冷不防身後的大姑娘手一抖,一根九节鞭“唰“地绕住他的脖颈:“你给我躺下吧!”

    鞭是钢制的,又是突然袭击,勒得他几乎岔气,本能地弃了“王八盒子”,双手拽住钢鞭,死命地回夺。不料鞭头突然一松,措手不及向前冲去,“呯”的一声,与年长的撞了个满怀!

    何以呢?老的见小的一招得手,大喜过望,手中的竹篙对准另外一个,当胸一蹴,力道何止几百斤?胸骨戳断好几根,猛地向後跌去,撞得二人眼冒金星,跌成一堆,上气不接下气,差点儿断气。

    一老一少偷袭两个搭船的,一招成功。两个汉子受伤不轻,半晌才缓过神来。

    年长的手捂胸堂,大口咯血,挣扎着说道:“好汉劫财何苦要人姓名!”

    老人家脸一板:“有嘴说人无嘴说自身!你昨天一个夜晚杀了三个人又怎麽说?”

    “啊!你到底是什麽人?”年长的猛地向船头的老者扑去,他瞅准了对方招式已老,长竹篙半截在船舱里,连烧火棍都不如。忍着剧痛与其拼命,确实够狠的!

    老者没想到他身受重伤还如此骁勇,只得弃了竹篙,偏身让过。

    对手一招扑空,身子一转,双臂环抱过来,这是日本相扑的贯招,四手相交身体相贴,叫做“寄”;近身後抓住对手腰带将其摔倒,叫“投”,他想依靠绝技把老头儿投到江里去。

    姑娘见到险情,立时大叫:“娘,接住!”顺手把双截棍抛过来。

    老者一手抓住中舱的棚顶,仰身接过兵器,迎着冲过来的敌手,搂头一棍,如果击中,脑袋非开花不可。

    那个年长的识得厉害,立即一个急退,险些掉入江里。

    不过这一喊也露出了马脚,被九节鞭勒得半死的人,刚刚苏醒过来,终於认出她们是谁。大叫:“原来是你这个老不死的!お兄そん,ふたりは敌人ですよ!”(日语:哥哥,两人是仇人)这一来也暴露出二人是弟兄。

    父女二人自然就是鲍母娘俩

    老太太得势不饶人,“啾啾啾啾”双截棍舞得风车一般,棍棍杀着。那个修车人,假翘脚、真日本鬼子,赤手空拳怎能敌得过在棍术上浸淫多年的武林高手?

    日寇一时手忙脚乱,被鲍母一棍砸在腿上,站立不稳,“噗通”一声落入江中。她还幸灾乐祸:“这就叫“下馄饨”,滋味如何呀?”

    中舱里的李长海和站在後艄的鲍母也战在一起,他猫着腰拣枪,被九节鞭扫得东倒西歪,根本还不了手。慌乱中还忘不了他同伙,大喊大叫:“鲍老太太,求你手下留情,我大哥他不会水,救他一命!”

    鲍母再看江里的敌酋,双手乱拍乱打,忽上忽下,呛了不少的水,眼看要沉下去。心想这当口还不是要他狗命的时候,就把竹篙插入江里,当作救命稻草让他拽住,苟延残喘。

    一面叫李长海上去,缴了他的械,一脚踢在屁股上,逼着跪在船头,训道:“这下知道厉害了吧!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找死!双手扶好了,不要松手,要不水里的人就死定了!”水中的假翘脚要命,死死地抱住竹竿的下端不放,半浮在水里,弟兄俩就这麽乾耗着。

    鲍母吩咐保姆摇橹开船,调头朝港务局大楼驶去。

    行不多远,前面开来一艘大型拖轮,船楼的灯光照得江水混混沌沌,摇摇摆摆。二贼仿佛看到救星,呼喊救命。

    保姆看见拖头,也高声喊叫:“江拖九洞拐,江拖九洞拐(907),凶手、恐怖分子已经被抓住,请速报港监,派船送我们追赶天达轮,船上还有炸弹呢!”

    两个日寇凶手自投罗网,被五花大绑地押上拖轮,捆在船头的锚机上。

    船长笑呵呵地迎接鲍母二人:“老人家母子英勇机智,胆识过人,常救人於危难之中,简直是妈祖菩萨化身,大江南北、沿途各港口都传遍了。在下难得一见您老的尊颜,真乃三生有幸!”

    “好说,好说!”

    船长又说:“我看也不必再请局里另外派船,就是本船载二位快速追赶天达轮。一来节省时间,二来铜陵港就数我们这条船马力大、船速快,救人如救火,越快越好。报务员!”

    “有!”一个小後生响亮地回应。

    “立刻与局里取得联系!”

    “是!”

    铜陵港务局和总公司完全同意,一面电告天达轮,要他们继续寻找炸弹,注意安全。

    再说郝淼船长亲自驾船,其他人排险,哪知过了马鞍山还没找到炸弹。眼看太阳一竿子高了,南京城遥遥在望,不免想起鲍母师徒,倘若她们在船上就不会束手无措,望江兴叹了!

    徐森站在驾驶室的了望窗前深深地叹了口气,无限悔意:“鲍奶奶什麽都好,就是气量小了点,死活不肯原谅我。只要她能回到船上来,指导我们寻找爆炸物,我就是磕240个响头都行!”

    正说着报务员推门进来,面有喜色:“有大副的活干!电报上说是神探鲍母的指示,她老人家指名道姓要你去办。”

    “哦!有这回事?”徐森接过电报,将信将疑,不过电报纸上说得千真万确。

    轮船临时停靠南京港,徐大副急急上岸,吃午饭前又匆匆登船,并领回一个蒙面男子,一上船就躲进船长室,和任何人都不见面,饭食由徐森亲自端进去,诡秘得不得了。

    眼看轮船过了镇江,炸弹仍然踪影全无,说不定什麽时候就爆炸,人人惴惴不安,念佛求菩萨、祷告上帝的,船上无处不在。

    忽然,後面传来一阵高音喇叭声:“天达轮停船,停船!本船送来两位大人物,一对宝货,赶快靠帮!”

    来的是一艘三层楼高的大型拖轮“江拖907”,船尾有“铜陵港”三个字,敢情追了好几百里水路。

    两位船长在船楼上相互致意、致谢,鸣笛离开。

    老少两个陌生人上了船,熟门熟路地走进餐厅,大大咧咧地在中间主桌一座,台子一拍:“把凶手押进来!”

    众人不知道这两个大人物是何方神圣,一齐拥了进来。一听带头套的被押者是凶手,猜想到这二人是谁了!

    摘去头套,果然是三管轮李长海,还一个是修车的脏家伙,哪里是什麽翘脚,走路丝毫不碍,只不过受伤不轻,在江里又泡了许多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

    “由次郎,炸弹藏在何处,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

    “老婆子,别做你的春秋大梦了!要你二老爷招认,除非日出西方!”

    餐厅中听审的旁观者搞不明白,明明是三管轮,怎麽又是由此郎、二老爷的,老头子又成了老太婆的?

    “看来你不见棺材不落泪!我说徐大副啊?”

    “来啦,来啦!”郝船长应声来到。一推徐森:“她是鲍母,听唤!”

    他先是一愣,随机乖乖地回答:“在,谨听您老人家吩咐!”

    “我问你,那位神秘人请到没有?”

    “回老太太的话,已然请到!”

    “那好!把李长海带过去!”

    “好来!”

    餐厅後边是厨房,中间隔着一间储藏室,三两个平方,用来存放新鲜蔬菜的,现在临时用作审讯室。

    不一会只听见里面杀猪似的嚎叫,凄惨森人,听了心惊肉跳。这是什麽酷刑?如此的可怕!人人吓得毛骨悚然。

    那个凶手也惊恐得浑身颤抖,吓瘫了,在地上爬到储藏室门前,有气无力地呼喊:“おとうとさん,い,いいですよ!”(日语:兄弟,招,招了吧!)

    小铁门开了,浑身裹得紧紧的蒙面人说:“他已经招了,定时炸弹在煤仓的底层,还有一个小时就爆炸!”

    老轨一听,大惊失色:“怪不得船上每个角落都找遍了就是不见踪影;想不到藏在这个鬼地方,怎麽翻得出来呀!通知不当班的轮机舱所有船员下煤仓寻找,舱面上就拜托徐老弟你了!”

    “田兄尽管放心,兄弟我全力配合!

    开船前,天达轮装了100吨燃煤,烧去70吨左右,还剩30余吨,虽说少了十分之七,毕竟还有三分之一,不是小数目;而且炸弹又是藏在底层,煤仓空间小,人多转身不开,操作起来困难不小。

    但是为了活命保船,人人奋不顾身,挖煤的挖煤,起吊的起吊,挥汗如雨;还嫌不够快,後来把厨房的锅、勺都用上了!真是和时间赛跑,跟阎王爷抢生的权利。

    终於在3:55分,找到定时炸弹。徐森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快速而平稳地跑到船尾,奋力一挥抛入江中。2分钟後,一声巨响,冲天的水柱,浪花飞溅,宣告轮船和所有的人脱险了。

    船长拉响汽笛庆祝胜利,同时停船。放下左舷的救生艇,徐森与两名水手划船驶向岸边的江阴港,送神秘人上岸回南京。

    有关他的身份永远不得透露,只有极少数几个首脑知道,鲍母自然明白,因为就是她出的点子嘛!

    这时候人们已经猜出这位老汉的真实身份了。保姆解下包头布,脱去渔家女的衣衫,露出庐山真面目。再帮老的脱了蓑衣,扯去假胡子,揭了面具,不是鲍母是哪个?

    接着船长吩咐摆庆功、胜利宴,一致感谢母女俩的救命之恩,才使得逢凶化吉,转危为安,没齿不忘大恩大德云云。

    酒敬三寻菜过五味,诸人问起老太太为什麽中途离开又及时出手相救?

    鲍母郑重其事地回答:“当时我见机动三轮车奇迹般地出现在停车点,凶手自动把作案工具暴露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太值得怀疑了,不是吗?”

    “於是我蹲下身子检查车底下,不看则可,看了後吓得魂不附体。**、炸药全在下面,导火索连在车轴上,只要转动一圈半圈的立刻爆炸。站起身一看那个傻女人正要发动车子,亏得丫头眼尖手快,把她抓下来,不然我们都得死!”

    “当时恨不得把她剁成十七、八块的,老妪我莫名其妙地死在她这个列强後代的手上算什麽名堂?”说着把手里的酒盅猛地摔在地上,以表心中的愤慨。

    尼娜脸如死灰,恨不得地下有个洞,钻进去才好;徐森脸色一会青一会白,无地自容。

    “为了堵住这群猪脑袋的嘴,我母女俩不得不拼死拉车,引爆炸弹,以绝後患。一不做二不休,装作内讧,干脆脱离大部队,假戏真做,暗中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保姆插言:“各位或许以为我娘和我没事找事,多此一举吧?告诉你们,当时两个恐怖分子正在暗地里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啊?!”个个惊讶得睁大了双眼。

    “引爆炸弹後,我娘俩立即到港务局禀报真实情况,借船借衣服,安排金钩调鳌鱼,才有封锁水陆码头、车站,港口戒严,盘查行人之举,凶手反而成了惊弓之鸟,不得不连夜逃走。”

    “老妪判断二贼无路可逃,必乘野鸡船走水路,下面的事我儿你说吧!”

    “再强调一句,此二贼确实是亲弟兄,假李长海叫大岛由次郎,假翘脚叫大岛由太郎,还有一个大岛由三郎,弟兄三个,都是杀人狂,极端的恐怖分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死的死,活捉的活捉!”

    鲍大姑娘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半晌没有一点响声。总之人人赞叹,个个羞愧,鲍母和保姆为她们做的太多了,保住了这麽多人的性命。

    但是以什麽作为回报呢?用钱只能是玷污她们的人格,只有心里永远地记住娘俩-两位平凡的中国妇女。还有就是仇恨日本鬼子!

    轮船靠上十六铺码头,旅客灰溜溜地上岸,此行死了好几个人,还说什麽呢?只有船长指着两箱醉蟹说:“这是旅馆老板娘送的,人家的一片心意,您老无论如何得收下!”

    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