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唐朝的气质-《定居唐朝》


    第(2/3)页

    薛朗笑着点点头,端起酒杯:“我为人嘴笨,先喝一杯如何?”

    “小弟敬三姐夫。”

    有段纶在,倒是消了薛朗的尴尬,段纶是个热情的人,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还是包子、馒头的粉丝,喝了三杯酒后,便拉着薛朗打听起包子它们的情况来。

    段纶道:“可惜小弟上巳节后便要回益州,不然,若能与三姐夫一起狩猎,当能一赏灵犬之风采。”

    两人说话的功夫,圣人也不知是不是喝大了,竟叫上太子、秦王、齐王一起,父子四个各自从乐工手里拿过一个乐器,同演太平乐曲。

    裴寂那个奸猾的老头儿,在乐曲声响起后便接着酒意,从席位上站起来,跑到场中跳起舞来。那笨拙的舞姿,逗得弹琵琶的圣人哈哈大笑。

    薛朗看得目瞪口呆,旋即忍不住跟着笑出来——

    大概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唐朝这样了!不论天子还是大臣,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俱都是一副豪爽开朗的模样,还非常的喜欢热闹。不管过什么节日,都是吃喝玩乐,娱乐歌舞,几乎可算是抓紧一切可以享受的机会在享受生活。给人一种豁达乐观,热情开朗的感觉。

    就说薛朗来长安后度过的上元节、上巳节来说,在唐朝以前的朝代,大多跟追思、纪念挂上关系,到了唐朝,甭管什么节日,都跟吃吃喝喝有关,载歌载舞,全变成了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享受美景美食美人的时光。

    这样独特的气质,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真的可以算得上绝无仅有。这是独属于唐朝的气质。

    薛朗看得满脸笑,随着节拍轻轻地拍手,段纶也不忙着与薛朗聊天了,满脸笑的望着场中跳舞的大臣们,扭头怂恿薛朗:“三姐夫可要上去舞一曲?”

    薛朗坚定地摇头:“不要!”

    段纶笑道:“小弟可要去也!三姐夫且安坐。”

    说完,这小子就手舞足蹈的出去了!

    一曲奏完,场中跳舞的人也好,场外演奏的人也好,齐齐哈哈大笑,一副快乐非常的样子。薛朗虽未参与其中,但也觉得这样蛮好的。

    圣人与他的三个儿子演奏了一场,跳舞的人也各自归席。教坊司的歌舞伎们重又上场,就着美人歌舞,宴席再开。

    薛朗笑着端起酒杯,感觉略带着酸味的酒液也可口了许多。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如圭。如圭附在他耳边低声道:“驸马,可去外面走走,散散酒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