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所有人都一步一步朝向-《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2/3)页

    1961年26岁的李敖以预官退伍,萧大胆啟用,委以重任。当年萧孟能、朱婉坚、李敖三人可称為文星铁三角。

    当时,李敖的文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强调反封建和西化,其《老年人和棒子》、《传统下的独白》等,颇有影响,开始闻名於台湾,在学生圈造成很大的震撼,也对时人的思想形成冲击。

    李敖自1961年『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始,与立法委员胡秋原所创办的《中华杂誌》、文化大学教授史紫忱发行的《阳明》,及导演邹郎所发行的《文化旗》等杂誌等长期笔战。

    以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的形象偕同《联合报》、〖中〗央研究院学者及台大哲学系多名学者媒体人力抗多位学者,从此成為文化界的知名人物。

    1963年,李敖接掌《文星》总编辑一职。1965年《文星》杂誌及李敖捲入卖国控诉事件(涉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的亲共阴谋),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萧同兹自请《文星书店》停业,债权人盈门,萧孟能不得不逃往岛外暂避,行前他将超过2000万元(新台币,以当时价值而言可以买下半条街)的家產託付最受信任的李敖代為保管。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殷海光被迫离职、〖中〗央研究院王世杰院长為此屡提辞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郭廷以赴美不归,及《联合报》之备受抨击。

    因控诉牵涉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太平洋学会及福特基金会(以费正清為核心的福特基金会后捲入零八宪章事件,遭〖中〗国大陆部分人士指控与共济会阴谋有关),中美关係因此波澜甚多,惟李敖全身而退。

    早年李敖是一个旧文化批评者,少谈当代政治、经济与社会议题;他对〖中〗国旧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现代化、西化的角度,当然这个现代化裡面有不少〖自〗由主义成份;故他在《文星》上的影响,主要限於文化领域。后来在《李敖千秋评论》中才出现较多的政治批评。

    第一次入狱:当时蒋介石通过〖中〗国国民党威权统治,李敖反对其**,触犯当道,1966年,李敖发表《歷史与人象》《教育与脸谱》《上下古今谈》《乌鸦又叫了》《孙悟空和我》等书,為当权者所查禁,并未因此坐牢。

    但把他1953年与(地下共產党员)严侨老师合谋偷渡大陆一事翻出来,并於1967年以「妨碍公务」提起公诉。后被法庭判刑1年,但由他的大学恩师多方奔走,得到缓刑没能入监执行。

    白色恐怖期间,李敖為护人权协助彭明敏逃亡,避免其受迫害,1970年彭外逃后遭谢聪敏和魏廷朝供出,另外,李敖拿到台湾受迫害被关的政治犯名单(内有共產党,台独人士等等),并要把这份名单送到「联合国」与「人权组织」去告发,李敖把名单转给「国际特赦组织」马汀,但在〖日〗本却被台独人士拿走,并且不得李敖本人同意,即刊登在其台独刊物上,以致李敖亦被牵连,遭致判刑处置。
    第(2/3)页